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二 )

】因此 , 尽管楚、魏各国国君有贤愚之分 。 但抗秦图存在列国贵族中已经成为一致认识 。
这种情况下 , 赵国采取了相对正确的外交政策 , 争取到了相对好的外交环境 。
1、结好诸国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文章图片
长平惨败之初 , 赵国震怖 。 赵王亲自入秦求和 。 双方打成割地协议后 , 赵王才回国 。
回国后 , 赵国内部展开了新的讨论 。
虞卿认为:割地于秦 , 无异于饮鸩止渴 。 而秦国长平之战损失也很大 , 赵国如结好诸侯 , 未必不能支持!
赵王采纳其策:派遣使者交好齐、魏 , 拒绝割地给秦 。 这样 , 韩、魏、楚等国都尊重赵国 , 开始与赵国结成了同盟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文章图片
2、关键人策略 。
当然 , 诸侯国君有贤愚之分 。 他们对出兵惹怒秦国 , 始终抱有恐惧之心 。 因此 , 平原君等人必须以关键人策略 , 才能促使各国下决心支援 。 如此:毛遂敢于只身威逼楚王;平原君不断做信陵君工作 。
由于抗秦已是各国贵族统一认知 , 因此:暂时形成了合纵之势!这个局 , 直到秦王政时期 , 才以李斯之计破解 。
对手也都有问题
当然 , 对手的问题也很大 。
秦国方面 , 诚如白起所说 , 他们在长平之战中的耗费也很大 。
长平之战的胜利果实尚未消化 , 而自身实力尚未复原 。 这个阶段的秦国 , 正处于“旧力已去 , 新力未生”的调整期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文章图片
秦昭王既未用白起之策乘胜追击 , 也未休养生息 , 而是等了九个月(旧力已去 , 新力未生)时发起新的攻势 。 当时 , 赵军调整已好 , 秦军元气未复 , 诸侯心生 。
再说说匈奴 。
当时匈奴尚未完成统一 , 仍受到东胡的威胁 , 尚不具备持续、频繁的大规模打击能力 。
而赵国北疆经胡服骑射 , 战力已很强 。 在李牧的操作下 , 毕其功于一役 , 取得胜利 。
总的来说:由于赵国独特的民风、地理环境 , 在长平之战后 , 他仍然有一定的战争潜力 。 但是 , 其国力已不可能与秦国抗衡 , 只能勉强支撑 , 当秦国调整过来后 , 他终难以抵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