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8日) , 73岁的朱阿婆和62岁的郑阿姨开心地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的医护人员告别:“以前再怎么都想不到 , 这都第二次在心脏上‘动刀子’了 , 却三天就能出院!”
生物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 由于生物瓣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避免终身使用华法林抗凝 , 近年来在患者中备受青睐 , 国内使用超过2万例/年 。 但是 , 由于生物瓣膜存在耐久性问题 , 平均约10-15年后会出现瓣膜衰败 , 往往需要再次瓣膜置换手术进行治疗 。 此次出院的两位患者即为再次需要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 。
朱阿婆在12年前进行过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 , 近日 , 出现了二尖瓣人工瓣膜衰败伴重度关闭不全 , 瓣叶连枷的问题 , 除此之外 , 高龄的朱阿婆体内植入过心脏起搏器 , 还合并重度贫血、低白细胞、低血小板等 , 心功能和营养状况都不太好 。 郑阿姨在7年前做过三尖瓣换瓣手术 , 如今 , 她的三尖瓣人工瓣膜衰败导致压差升高伴重度关闭不全 , 还合并房颤伴长间歇、巨大右房、右心功能差 。 这两名患者因高龄、自身基础疾病等问题 , 如再次行开胸换瓣手术 , 手术风险高 。
文章插图
【手术|二次“换瓣”不开胸,三天即可出院,更多高龄、危重患者将获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副主任魏来主任医师接诊后 , 经过评判和商议 , 5月25日 , 带领手术团队为朱阿婆和郑阿姨分别行经心尖入路二尖瓣“瓣中瓣”手术和经颈静脉入路三尖瓣“瓣中瓣”手术 。 据悉 , 郑阿姨的手术是国内首例经颈静脉路径成功完成三尖瓣“瓣中瓣”治疗 。
文章插图
球扩二尖瓣
文章插图
左室造影
文章插图
球扩三尖瓣
文章插图
右室造影
文章插图
两名患者的手术均非常顺利 , 术后2小时即拔除气管插管 ,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 术后第3天双双出院 。
据王春生教授介绍 , 经导管瓣膜植入术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等特点 , 长期以来主要应用在主动脉瓣置换上 。 虽然近几年国内外在“瓣中瓣”的治疗也积累了一定的早期经验 , 但是目前国际上并未有一款瓣膜是专门设计用于人工瓣膜衰败后的介入治疗 。 随着国内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 , 越来越多的生物瓣膜置换患者需要再次手术 , 但是高危的手术风险使这类患者常常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 为此 , 中山医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和魏来主任医师团队与国内企业历时多年合作 , 研发了一款球扩式“瓣中瓣”介入瓣膜 。 就在手术当天 , 由王春生教授团队牵头的中国首个介入“瓣中瓣”多中心临床试验正式开启 , 两位患者皆为该临床试验的入组病例 , 她们的出院也预示着该临床试验取得了“开门红” 。
“今年3月 , 我们与郑大一附院冯德广教授合作应用的这款介入瓣膜的探索性工作成果已被国际顶级心血管病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IF 23)接收 , 证明了国际主流学术界对这项技术的认可 。 希望该临床试验能早日顺利完成 , 相信一定可以使更多患者获益 。 ”魏来主任医师说 。
今后
中国首个介入“瓣中瓣”多中心临床试验将联合国内多家知名心脏中心正式开展临床试验 , 进一步证实介入“瓣中瓣”治疗生物瓣膜衰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以此为更多类似需要救治的高龄、危重患者提供救治机会 。
点击阅读原文
沪豫心外团队强强联手成功完成 全球首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瓣中瓣”手术
- 东莞康华医院|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东莞康华医院:内容确实不妥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又一“李子柒”爆红:逃离深圳12年,没想到她活成这样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院工会|宝鸡市人民医院院工会开展“喜迎新春送祝福”活动 ——传递年味 送去祝福
- 世卫:疫情三月将结束,建议取消国际旅行限制!话音刚落,“奥密克戎的妹妹”来了……
- 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建议及早服药
- 诊疗|“这样的服务真贴心”
- 60岁老人拆迁款高达500万,老人崩溃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