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藤面古典椅座:几经“质”变,新工艺赋能软屉椅面更多编织的弹性、韧性与透气性

编织|藤面古典椅座:几经“质”变,新工艺赋能软屉椅面更多编织的弹性、韧性与透气性文章插图
古典家具的椅座 , 有利用棕、藤、线绳编制而成的坐面 , 一般采用木材和藤皮材相结合的方式 。 椅面多用宽度为2~3毫米的细藤皮编织成的各种图案 , 藤上先绷上棕绳以增其牢固度 。 它们极富弹性、韧性和良好的透气性 , 尤其到了夏天 , 红木硬椅如此舒适、清爽 , 让人依恋上这门编织工艺的神奇 。
藤席指间文化:
从旧家具中找寻残存的“编织程序”
中国传统家具在宋朝之前就已使用藤席作为床、榻、椅的软屉 , 当时已能编织出水波文饰的屉面 。 藤屉的透气、舒适、平滑、美观是床、榻、椅的最佳选择 , 也是中国传统家具最重要的原创特色 。
中国千年的家具史从未舍弃对藤屉的喜爱 。 唯独到了清朝 , 满人入主中原 , 游牧民族的文化与生活习惯 , 使中国传统家具由简洁、典雅以人为本的风格 , 逐步转化成繁缛、厚重、重装饰的局面 。 家具中的藤编工艺也在这一风格的变化中逐渐消失 , 至清晚期只剩下席面下托板的压席硬屉 , 藤面的透气性和舒适性从此荡然无存 。
20世纪80年代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唤起了国人对民族家具文化的觉醒 , 也掀起了觅旧制新的中国古典家具的“怀旧热” , 然而至关重要的藤编工艺 , 在当时并没有重返江湖 。 倒是旧家具上拆下的残破藤席成了古玩市场昂贵的宠儿 , 人们从残缺不全的断藤烂线中 , 寻找着昔日的编织文化 , 以及昔日工匠指尖的韵律 。
编织|藤面古典椅座:几经“质”变,新工艺赋能软屉椅面更多编织的弹性、韧性与透气性文章插图
据古典家居手工艺人介绍 , 从明代旧床、旧椅上拆下的残席 , 可略见当时藤席文饰的编织程序已有较完整的设计图案 , 例如首先设计出最简单的箩底方图案 , 当时手艺人还在编藤过程中不断完善工具 , 总结经验 , 包括研究藤的厚薄、宽窄不一是否会影响到编织密度 , 加大频繁使用的承压力 。 还有棕线的固定 , 若在边框孔眼前叠交 , 形成高低不平的交叉 , 使藤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边缘 , 高出部位在使用过程中 , 易受磨损 , 藤丝易断 。
藤编“焕颜升级”:
高强度、高密度、耐压力贯穿每一根藤线
设计有文化内涵、编织高强度长寿的藤屉 , 成了现代红木家具制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与传承要求 。
数百年的沧桑使老藤失去了应有的强度和华丽 , 寻找新的藤丝 , 编织新的辉煌 , 成了当务之急 。 通过长时间的专研 ,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能配“千里马”的印尼极品级玛瑙藤丝和白毫棕线 。 玛瑙藤天然釉质层耐磨性、硬度以及同等单位面积下的纤维塑性、强度均超过紫檀 , 所以明代的藤屉至今也有完好无损的 。 “藤编是一项极费工时的工作 , 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 , 高质量的原材料 , 是完美长寿的关键 。 ”业内人士沧凌堂红木家具总经理梁伟称 , 编织前 , 工人对每一根藤丝的每一段都须进行仔细认真检查 , 有厚薄不均、宽窄不一、斑点瑕疵、色差明显者均要剔除 。
编织|藤面古典椅座:几经“质”变,新工艺赋能软屉椅面更多编织的弹性、韧性与透气性文章插图
首先 ,棕线多股斜拉打底 , 圈椅类可用单层 , 床榻用双层棕屉 。 棕线的质量 , 拉线的方向 , 每根棕线应力是否均衡与使用寿命有密切的关系 。 手工操作时 , 要有娴熟的手法和丰富的经验 , 棕线拉的太紧容易框破线断 , 拉的太松 , 对藤面的承托力不够 , 藤面受压后 , 拉伸超过承受极限 , 藤面易损坏 。
【编织|藤面古典椅座:几经“质”变,新工艺赋能软屉椅面更多编织的弹性、韧性与透气性】其次 , 编织过程中 , 要一根一根的拉直、拉靠、拉紧 , 越紧密 , 强度越高 , 编织难度也越大 , 如有折断一定要不厌其烦 , 换上完整的藤丝 , 切不可镶接 。
还有一条手艺定律 , 为了避免棕线在边框孔眼处重叠 , 造成高低不平 。 一般需要工人在孔的线道上开槽 , 让重叠的棕线落进槽里 , 使棕屉平整 。
“安装压条过去的做法 , 都用木钉的方法 , 不美观 , 易松动 。 我们采用边框开槽 , 每一根压条用预应力方法镶入 , 无缝、无钉、美观、牢固 , 这是一项结构创新 。 ”梁伟称 , 为了延长藤屉的使用寿命 , 要不怕麻烦 , 不惜代价 , 把追求完美贯穿于整个工艺过程 。 “要创新发展 , 比我们的前人做的更好 。 ”
通讯员 马晓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