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吴孟超院士的肝胆人生( 三 )


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吴孟超 。
最对的3个选择和2个遗憾
在连斌的记忆里 , 吴老很少提起自己的私事儿 , 但时常把“三件事儿”放在嘴边 。
“第一件事儿是抗日期间回国 , 第二件事儿是入党 , 第三件事儿是当一个军人 。 ”连斌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 吴老每次说起这三个最对的选择时 , 都仰着头摆着手 , 这不仅是三个选择 , 更是他一生的骄傲 。
战乱期回国 , 他看到了一个满目疮痍需要自己去守护的故土 , 所以坚定了守护一辈子的心愿;党旗前宣誓 , 所以从艰难到手术台都需要自己搭的日子走到后来21世纪的繁华时 , 他一直牢牢守着初心 , 他经常说 , 共产党人 , 要吃得了苦 , 要时刻懂得让 , 把好的 , 留给人民;入伍从军 , 一身戎装 。 这以后 , 吴孟超对患者的爱 , 更“名正言顺”了 , 他说 , 军人生来就是保护人民的 , 军医本来就是来救人的 。
所有人都知道 , 只要不上手术 , 白大褂里 , 他穿的保准儿是军装 。
99岁的人生 , 很难百分百的圆满 。
如果说 , 吴孟超负过哪位病人 , 有且仅有一位——那就是他的父亲 。
“父亲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 后来黄疸去世了 。 我自己是学这一行 , 不能给我父亲医治 , 所以我很痛心 。 ”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 , 96的吴孟超提到父亲时 , 满眼遗憾和愧疚 。
后来 , 吴孟超向组织请示 , 回了一趟马来西亚 。
吴孟超院士是马来西亚归侨 , 在十八岁时为了抗日毅然回国参加战斗 , 从那之后就没能再见过父母 。
“那次我到坟上去看他们 , 就在爸妈的墓前 , 我说:妈妈爸爸 , 我已经为国家做了一点事情 , 现在工作还是很好 。 ”然后哭了起来 。
吴孟超的接班人、得意的弟子沈锋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 这是吴老毕生的遗憾之一 。
除了这个心愿 , 另一个吴老在晚年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想彻底消灭肝癌 。
为了这个愿望 , 吴孟超整整奋斗了一生 。
1997年 , 吴孟超亲自到德国 , 想把一位他八年前送走的学生找回来 。 这个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
5月25日深夜 , 王红阳迟迟不能入睡 。 因为再过几个小时 , 亲手把她培养起来的老师吴孟超就真的“走了” 。 那天晚上 , 她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 自己永远忘不了吴老到德国的那天:漫天大雪 , 吴老162的身高(核实) , 吃力地走向她 , 见面后只说了一句:回到肝胆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吧 , 以后我还要在中国建肝癌中心 。
王红阳后来毅然决定回国 。 因为对肝胆事业的一致狂热 , 王红阳在德国科学院的导师、诺贝尔医学奖6次提名的获得者也和吴孟超成为了挚友 。 后来长期和中国保持学术研究的合作 。
“这条路太远了 , 等到肝癌能治愈的那一天 , 我相信吴老看得到 。 ”王红阳坚定地说 , 她会和吴老的全部学生、和自己的学生一起 , 一直走下去 。
“让他生气的事儿 , 太多了”
“那时候我们都是小孩子 , 吴老每次出差都会给我们带很多好吃的 , 但后来去到他家里才知道 , 一个大院长的家里 , 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 ”陆翠玉回忆 , 吴孟超最容忍不了的几件事儿之一 , 就是收红包 , 吴老一生清贫 , 从未对钱有过任何欲望 。
学生严以群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追忆 , 在他看来 , 这就是真实的老师 , 生气的事儿很多,可爱而又偶尔可“怕” 。 比如手术室的空调温度过低过高 , 他一定会不高兴 , 怕费电也怕患者不舒服;洗手间的洗手液盛得太满会流出来 , 他也要指出;下班走廊里灯火通明 , 他要自己巡视一圈 , 挨个关掉 , 动不动还要扣责任人“败家”的帽子;此外 , 还有开会不让用一次性纸杯喝水 , 打印会议材料只用半张纸的要求......
吴老除了爱不释手的军装 , 很少买自己的衣服 , 那两套西装 , 也是穿了十几年 。 每天只吃食堂 , 基本上每天都要吃半根玉米 , 吃不完的饭菜绝不多打一两 。 如果看到周围有人浪费 , 他一定严厉地呵斥 。
96岁那年 , 吴孟超在央视的节目上借读本寄语后辈:“孩子们 , 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 , 我只祈求你们善尽‘人中人’的天职 。 某些医生永远只能收到医疗费 。 我愿你们收到的更多——别人的感念 。 ”
吴老的多位学生告诉采访人员 , 每天晚上深夜 , 都是老师处理信件和论文的时间 , 他对论文看得十分细致 , 哪怕是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 从云南特意赶到上海的陈训如告诉采访人员 , 老师发过的最大的火儿 , 就是因为论文数据不准确 , 也是因为如此的严格要求 , 吴老的学生 , 如今才能支撑起半个中国肝胆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