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歌而赞|交叠的时代,好音乐没有标准丨专访《为歌而赞》总制片人芦林( 二 )


我们不唯流量论、粉丝论。
音综竞演节目大多数都有大众评审的角色设置,如果说我们的节目有大众评审,那就是这些KOL。他们不是专家评审、学者,只是在短视频领域和互联网上有更大影响力的普通人。很多人质疑他们为什么可以评价歌手和歌曲,其实在我看来,不能因为他们有粉丝,就否认他们其实也是普通大众的基本事实。
大家可以看到,《为歌而赞》整个节目流程的设置,也是在
模拟一场关于音乐变革和传播形式的实验。
如今很多人都先在抖音上听到一首歌,听到的是音乐碎片,也就那么带着画面的一小段,但如果把很多歌曲拎出来,从头到尾听完,就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甚至会觉得片段更好听,《为歌而赞》就是把大众的这种感知平移过来变成了赛制。所以,你会在这个节目中看到音乐碎片的成绩和最终收获的成绩经常有差距或反转。
节目的最终目的很简单,让这些参加的歌手们借助节目和KOL的力量把歌推红,被更多人听到,让一首新歌变成热歌。
而对于观众最关心的投票结果问题,
我们最不敢作假的就是票。
在节目播出的时候,很多人都质疑过节目的票数,甚至直接问我们有没有问题,当然是没有。当年做《歌手》的时候,我们让观众用身份证信息夹着票纸一张张投进去,为的就是后续可以复核,保证票数公正。到了《为歌而赞》,我们选择拍灯这样的形式,为的就是让观众明显看到百赞团的投票结果,保证公正透明。况且百赞团中每位KOL的粉丝量可以直接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如果导演组作假投票,万一我们被举报了,那节目不就垮了。
把“网络黑子”变成了白子
有些声音觉得《为歌而赞》的一大看点是百赞团的犀利点评,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节目的核心是抨击歌手。
百赞团中的每个人必须要真实地讲自己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因为每位KOL都承载着推歌的责任。可能有人就是不喜欢这一类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觉得好的歌曲,另一个人可能就认为不好,因此KOL在台上都会积极陈述自己的观点,甚至你会看到不同KOL间会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争执。

为歌而赞|交叠的时代,好音乐没有标准丨专访《为歌而赞》总制片人芦林
文章插图
同样,歌手直面百赞团的评价或许也是一件好事,试想如果今天不是站在《为歌而赞》的舞台上,听着KOL对歌曲的评论,难道网上就没有批评他们的声音吗?事实是可能网络上的评价更为严厉,因此有人说,
我们更像是把所谓的“网络黑子”摆到大家面前变成了白子。
因为这里每一个发言人你都亲眼可见,都可以直接回应和发问、讨论。
在同一舞台上,大家面对面、名对名发表看法,我觉得这是《为歌而赞》最难和最宝贵的地方,
让每一个人都有了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权利。
而这个时代更广阔的结构力量和时代土壤,让这种面对多样性的允许程度成为了一种可能。
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因为某位KOL的发言不好就直接剪掉,我们希望把好的不好的评价都保留下来,因为这是他们最真实的表达,这点非常难得。
比如,太一第一场发挥并不是很稳定,百赞团中的一些KOL批评他,我们节目组在剪辑的时候做了真实的保留,并没有避重就轻的去美化。而到了第二期,太一逆风翻盘成为第一,出乎所有人意料。我们能因此去说第一期的批评是错误的吗?并不是,无论是嘉宾还是百赞团,大家都是就事论事,就音乐论音乐,而对于我们后期创作来说,
我们不会刻意去放大凸显某一个视角,但一定会有创作手法,表现一些戏剧张力。
而且无论是嘉宾还是百赞团,他们在自己的圈层里都有很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如果他们与节目组产生任何矛盾、指出任何节目在创作上的瑕疵,这都会让节目玩完。所以我们只会尊重客观事实进行创作。
至于这些KOL能不能评判这些专业歌手的表现,我觉得
当一档节目成为公共产品,它要面对的是大众,
那么大家都能够参与评价,
为什么KOL不能评价,因为他们是网红所以没有资格吗?
我觉得到了今天,网红不再是一个贬义词。网红餐厅、网红城市等,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词汇,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网红的称呼其实是认可了他们的影响力。

为歌而赞|交叠的时代,好音乐没有标准丨专访《为歌而赞》总制片人芦林
文章插图
技术的发展支撑了传播渠道的构建,而新的传播渠道又产生了新的传播形式,因此内容也要发生新的变化。在唱片时代发行一首歌需要歌手把小样弄好后寄给唱片公司,然后唱片公司在听完后觉得好才会采用,但今天互联网把收听、播放的门槛降低,一首歌想被大家听到,随时上传到网上就可以。而且演唱者甚至不需要学会任何乐器,他可以清唱、直播,有太多简单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