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神秘的人物,其能力恐怕只有鬼谷子才能与之比肩( 二 )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 , 刘备当时虽算不得诸侯 , 但还是有一定眼界见识的 , 在为人处事上亦会颇有经验 。 在这位隐士高人面前 , 刘备不论是思维还是言行似乎都像是一个小孩子 , 一举一动都在司马徽的掌控之中 。
或许 , 刘备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 , 所以在他即将离开司马徽庄上时 , 忍不住请求这位高人出山帮助自己完成大业 。 不过 , 司马徽先生却婉拒了皇叔的邀请:“山野闲散之人 , 不堪世用 。 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 , 公宜访之 。 ”

三国中最神秘的人物,其能力恐怕只有鬼谷子才能与之比肩
文章图片
在接下来的两章里 , 并无关于水镜先生的描写 。 司马徽的第二次登场 , 是在第三十七回 , 同样是与刘备的一次会晤 。 这次的篇幅就比较少了 , 仅有一页:
当时的刘备在接受了指点以后 , 已经来到隆中两次拜访诸葛孔明 。 不过 , 这两次他都吃了瘪 , 孔明根本没给他开门 。 正当刘皇叔打算“三顾茅庐”时 , 水镜先生不期而至 , 他再次为刘备指点迷津 。 这是司马徽在刘备人生中的第二次登场 , 也是最后一次登场 。
这一次 , 司马徽没打算跟刘备故弄玄虚 , 所以也没说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 笔者个人认为 , 估计是上次的交往中 , 水镜先生看出刘备是个实在人 , 也是真心实意想要寻求人才匡扶汉室的忠义之士 , 所以没必要跟他打哑谜 。
第二次见面 , 自然免不了一阵寒暄 。 寒暄的主题 , 就是徐庶被匡去曹营这件事 。 其实小说该时期的基调已经非常明显了 , 就是一切围绕着人才来进行 。 所以 , 聊完了徐庶二人的重点便落在诸葛亮身上 。
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说相当高了 , 将他比作先秦时期的管仲乐毅 , 甚至是姜子牙、张良 。 其他人才暂且不谈 , 太公姜尚是何许人也?能够得到这样的人才何愁得不到天下?这诸葛亮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得到隐士高人的如此赞誉?
这些问题萦绕在刘备心中挥之不去 , 以至于他想要造访诸葛亮的决心更加坚定 。 毫无疑问的是 , 任何人都是有底线的 , 刘备造访诸葛亮两次被拒 , 心中难免有怒气 。 虽然不至于像三弟一样想砸开门揍诸葛亮一通 , 但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的 。
可以说 , 若不是司马徽的这番妙语 , 难说刘备不会打退堂鼓 。

三国中最神秘的人物,其能力恐怕只有鬼谷子才能与之比肩
文章图片
当然 , 除了替刘备坚定信心之外 , 司马徽的这次出场还有另一个含义 。 这一层含义 , 直接将司马徽衬托得更加缥缈 , 似乎成了未卜先知的神仙 。 司马徽在刘备离去之后 , 长叹了一声 , 说:“卧龙虽得其主 , 不得其时 , 惜哉!”
显然 , 他的这句“神预言” , 直接将三国未来的历史定格了 。
事实的发展就像水镜先生所说的那样 , 诸葛孔明的能力毋庸置疑 , 算无遗策 , 每次都能料敌机先 。 然而 , 他为蜀汉付出了毕生心血 , 却始终无法帮助刘备完成复兴汉室的宏愿 。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原因有不少 , 有人说是诸葛亮分管军政分神乏术 , 也有人说蜀汉内部将相不和 , 但却从没人质疑过诸葛亮的才华 。 毫无疑问 , 诸葛亮不能成功 , 与他的经世之才没关系 , 完全是时运所致 。
此外 , 司马徽在评论徐庶引荐诸葛亮这件事时 , 还说了一句高深莫测的话:“元直欲去 , 自去便了 , 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这句话里的“他” , 自然是诸葛亮 。 水镜先生已经看出诸葛亮若加入蜀汉 , 必定劳心劳力一生 。 这种对其他人命运和结局精准的判断 , 使水镜先生成为三国故事中最神秘的高人 。

三国中最神秘的人物,其能力恐怕只有鬼谷子才能与之比肩
文章图片
笔者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篇有意思的分析 , 有人考证出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司马懿属于同宗 , 他们都是司马迁的后人 。 所以 , 司马徽所做的一切 , 都是在导演一出三国大戏 。 不论是刘备还是孙权、曹操 , 全都是这出戏里的配角罢了 , 真正渔翁得利的 , 正是司马徽的宗族——司马世家 。 抛开可信度不谈 , 至少结果的确如此 。 不论三国群雄如何 , 最后得了天下的还不是司马家的晋王朝?
虽然溯源的过程经不起推敲 , 但有人能写出这样精彩的分析 , 足见水镜先生的人气之高 。 或许 , 在封建史上 , 只有同时培养出孙、庞等一众大才的鬼谷子才能与其比肩 。 在世俗社会里 , 塑造一位这样的隐士高人 , 在冥冥中引导天下大势的流向 , 这亦是我国历史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