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古代玉器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一)

在我们以前系列的文字叙述中 , 我们将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 , 初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就是新石器阶段时期的玉器 , 第二个阶段就是夏、商、西周时期的玉器 , 第三个阶段我们通常指东周至南北朝时期的玉器 , 第四个阶段就是隋、唐及其后的玉器 。
前面三个阶段也被统称为“高古玉”时期 , 这也是中华玉文化的萌芽和发展、形成的最重要时期 。

沈华:古代玉器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一)
文章图片
现在如果把明、清玉器单独列为一个发展阶段 , 那么我们的玉文化则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了 。
每一个阶段的玉器作品 , 受当时的文化和社会影响 , 展示出来的形态各有不同 。
我们对新石器时期玉器的认识是随着新石器文化考古的持续而深入的 , 今天我们就将第一个阶段的玉器特点和特征做一个详细的解读 。
沈华:古代玉器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一)】几十年来 , 在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 , 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 根据考古的资料 , 这些玉器大致可分为神器、用器、装饰等几个主要类别 , 在玉器的造型上主要为仿动物造型 , 工具类造型 , 方、圆、弧等几何型体 。

沈华:古代玉器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一)
文章图片
玉器上单独用于装饰的图案非常少 , 主要有具神徽性质的人面、兽面图案及鸟纹图案 。
目前国内新石器文化遗址中 , 发现玉器的主要见于三大板块:东部的以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为主、包括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地区 , 第二个是长江流域及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遗址等地区;第三个板块是西部的陕西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外布地区 。
构成了延续几千年 , 型质各异 , 而又各具特色的神玉文化的萌芽阶段 。
在红山文化的玉器考古发现中 , 大多以动物造型见长 , 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各类圆雕型的鸮、鹰、龟、蝉等完身动物 , 及兽头环形身、兽头片形身、单独的兽面形器等玉器 , 表现出玉器造型中的动物崇拜及由动物造型演变而来的几何图案 , 同时还有环状型玉器、方板型玉器等几何形状的玉器 。
在大汶口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之间 , 可以看出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 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玉器对比 , 在圆型、方形等几何形状的玉器作品之外 , 带牙之壁(璇玑)与牙璋的使用是极其引人注目的 。
同时还可以看出那些刻划了人面纹、兽面纹的作品 , 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
在大汶口遗址中发现的人面玉饰上的人面纹 , 仅有简炼的头型及阴线鼻、眼、口;而龙山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却无明显的外轮廓 , 仅有眼目及复杂的线条勾连 。
但是在江汉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 这里新石器文化的玉器是整个新石器文化玉器的一个亮点 , 分布于两湖地区的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极富特色的玉人首、兽首、鹰、蝉等作品及透雕玉龙、鸟 。

沈华:古代玉器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一)
文章图片
在安徽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 , 还出土玉了环、镯、管、璜、勺、喇叭形器等 , 这些玉器的加工十分精致 , 造型合规中矩 , 有很高的琢磨加工工艺技术 。
但是分布于西北地区的陕西龙山文化遗址中 , 曾经出土有大量的片状玉器 , 这些作品薄而大 , 多有刃、有孔 , 现代考古研究者称之为玉刀或玉璋 , 其中许多作品的刃部十分锋利 , 可用于切割 。 也许是作为兽皮制作的工具或祭祀用品 , 也未为可知 。
分布于甘肃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有玉踪、玉壁 , 作品较粗重 , 不见纹饰 。
学界普遍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文化遗址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为夏代玉器 。

沈华:古代玉器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一)
文章图片
该遗址出土的玉器有刀、戈、牙璋、圭、柄形器、钺、箍形器等 。
其中一些作品带有明显的龙山文化玉器风格 , 一些作品为商代玉器的先导 。
二里头遗址玉器上的装饰主要有成组直阴线、阴线斜方格、绳纹、器物边缘的凸形齿以及阴线为主的兽面纹 , 其中一些装饰方式一直延续到商、周时期 。

沈华:古代玉器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一)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