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

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 , 胡志明曾被关押在中环域多利监狱 , 在监狱期间 , 胡志明写下了133首汉文诗 , 包括七绝、七律、五绝和杂体诗 , 然后将它们合订成一个小册子 , 封面写有“狱中日记”四字 。

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
文章图片
胡志明的汉语水平是非常好的 , 汉语官话也说得十分流利 , 并且带些广东口音 , 也会说粤语 , 在我国广州、香港地区时 , 胡志明曾使用化名P.C.林、黎安南、宋文初等 。
胡志明于1890年出生在越南乂安省英山府南坛县林盛总黄厨村 , 幼名为阮生恭 , 其父亲阮生辉在1901年科举考中副榜 , 后以教学为生 , 也曾担任过官职 , 后来又迁至越南的南部当汉方医师 。

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
文章图片
胡志明青年时名阮必成 , 并且参加了秘密的反法活动 , 于1911年化名阿三 , 到了法国的联合运输公司的商轮当厨房助手 , 次年又以海员的身份出国 , 靠着做伙食管理员、帮工杂役、园丁等辗转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等许多国家 。
凡尔赛会议召开的时候 , 胡志明又取别名阮爱国 , 代表在法国的越南爱国者 , 向各国的代表团提交了一份备忘录 。

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
文章图片
越南与我国有着很大的渊源 , 其国名是清代的嘉庆皇帝取的 , 而胡志明与我国革命人士的关系匪浅 , 20年代中期胡志明以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翻译到了中国广州 , 并且在广州创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 。
在我国的帮助下 , 胡志明回到了越南 , 后成为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兼政府总理 , 1940年代后叶 , 在我国以及苏联的援助下 , 越南在法越战争中击退了法国的势力 。

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
文章图片
1945年9月2日 , 胡志明宣读了《独立宣言》 , 一上台便提出彻底废除汉字 , 改用以罗马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语字 , 对此他的解释为:汉字太难学 , 对扫盲运动带去了困难 , 但不少学者认为胡志明主要的目的是“去中国化” 。
在古时 , 我国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 不管是韩国、日本、越南等其他国家 , 他们早期所使用的文字是汉字 , 越南在近2000年的历史中也都是中国藩属国 , 直至近代 , 藩属制度废除 。

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
文章图片
胡志明以强硬的态度让越南群众学会读国语字、写国语字 , 比如在一年内 , 8岁以上的公民都要会写、会读国语字 , 连春联都是使用字母 。 如果一年后还不会 , 那么就将要罚款 , 并且使用汉字的越南群众是非常选举权 , 也不可能得到合法权利的保障 。
但春联上有个汉字 , 却始终替代不了 , 那便是“福”字 , 越南民众对“福”字十分看重 , 是书写对联的必备元素 , 有些越南人甚至会供奉“福”字 。

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
文章图片
“福”字最早是出现甲骨文中 , 本义为“神祖保护(祖先庇佑)” , 《说文解字》对其解释为“佑也” , 后来福字又引申为了富贵寿考等 , 不管怎样 , 福都离不开大吉大利的意义 , 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字 。

胡志明上台后用拉丁文替代汉字,但春联上有个汉字,却始终替代不了
文章图片
虽然通过胡志明的努力 , 越南民众都开始说国语字 , 写国语字 , 汉字在越南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 , 但“福”字却没有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