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只考了5分,“力学之父”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9·18事变爆发后 , 清华学子钱伟长找到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我要改学物理 , 造飞机大炮 , 报效祖国 。 ”查看成绩后吴有训发现:他的物理才考了5分 , 再看其它成绩 , 更是哭笑不得 。
原来 , 钱伟长的入学考试成绩是:国文100分 , 历史100分 , 物理5分 , 英语0分 , 化学和数学加起才20分 。
虽然钱伟长的成绩严重“偏科” , 但国文系和历史系的教授都十分看好他 。 在叔叔钱穆的建议下 , 他选择了历史系 。 “9·18事变”发生后 , 听闻蒋介石说:中国战则必败 , 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时 。 钱伟长不禁拍案而起 , 下定决心“弃文学理” 。
这样的成绩 , 吴有训自然是拒绝的 , 他劝说钱伟长 , 文史同样可以救国 , 建议他留在历史系 。 可是 , 钱伟长却是铁了心 , 他每天找吴有训软磨硬泡 , 实在招架不住 , 吴有训提出一个条件:先试读一年 , 一年后 , 如果数理化有一门考不到70分 , 就老老实实回历史系 。

物理只考了5分,“力学之父”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文章图片
此后 , 钱伟长开始了悬梁刺股的“学理生涯” , 他每天5点起床 , 对着天书一般的物理书慢慢啃 。 皇天不负有心人 , 年终考试时 , 他的数理化成绩全部超过了70分 。
他如愿留在了物理系 , 到毕业之时 , 这位只考了5分的钱同学 , 成了物理系最优秀的学生 。 毕业后 , 钱伟长又考取了清华物理系研究生 , 追随吴有训 , 继续他的兴国梦想 。
物理只考了5分,“力学之父”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1939年 , 钱伟长获得加拿大留学资格 , 当他拿着护照登船时 , 得知轮船要在日本横滨停留3天 , 愤怒的他和同伴将签证撕成两半 , 扔进了黄埔江 。
1940年 , 几经辗转 , 钱伟长终于进入了多伦多大学 , 在多伦多 , 他主攻弹性力学 , 不久就和老师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 。 后来 , 钱伟长得到“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赏识 , 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航空系 , 成为冯·卡门麾下的一员干将 。
1942年 , 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 发表于导师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内 , 里面一个计算方程式被命名为“钱伟长方程” 。 爱因斯坦看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

物理只考了5分,“力学之父”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文章图片
二战期间 , 英国伦敦时常遭到德军的导弹威胁 , 一筹莫展的丘吉尔向美国求助 , 这个问题很快转到了冯·卡门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 。
当时 , 钱伟长正在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 , 在仔细研究过德军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 , 他发现 , 德军的火箭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 , 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 , 由此 , 钱伟长推测:两地的距离 , 就是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 。
倘若德军发现没击中伦敦市中心 , 必然会继续把导弹阵地向西部署 。 钱伟长据此提出一个方案:只要在伦敦市区造成多次被导弹击中的假象 , 便可以蒙蔽德军 , 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 , 这样 , 伦敦城区就可避免被导弹“问候”了 。
英国人使用这一招后 , 果然灵验 。 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谈及此事 , 他在书中称赞道:美国青年真厉害 。 可他自始至终都不知道 , 用此妙计戏耍了德军的人 , 并不是美国科学家 , 而是中国青年钱伟长 。

物理只考了5分,“力学之父”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文章图片
1946年 , 钱伟长的学术研究达到巅峰 , 就在这时 , 他想到了回国 , 用自己的知识去报效那片满目疮痍的山河 。
由于他在美国从事的是火箭发射、弹道控制研究 , 因此回国不易 , 为了让自己不受阻拦 , 他找到导师冯·卡门 , 打出比较能让西方人接受的亲情牌 , 告诉导师:自己的儿子已经7岁了 , 出生至今都未曾见过 , 想请假回去看看家人 。
1946年5月 , 钱伟长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轮船 , 为了迷惑美国人 , 临行前 , 他特意预付了半年房租 , 就连薪水 , 也没去领 。 当他乘坐轮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时 , 中华大地彻底点燃了内战硝烟 。
再次回到清华园时 ,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 , 不是研究 , 而是挽起袖子收拾满目疮痍的校园 。 收拾干净校园后 , 他在清华园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 , 为了培养更多人才 , 他当起“教书匠” , 一个礼拜授课多达17次 。
同在美国的优厚待遇相比 , 当时国内的工资少的可怜 , 当小女儿出生时 , 钱伟长竟穷到无钱买奶粉 , 只能硬着头皮向同事借 。 即便如此 , 他也无怨无悔 , 坚持留在国内当“教书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