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封建时代帝王的黑化之路( 二 )


现在回头来研究这场政变 , 就会发现这是一群“投机分子”“冒险主义者”在利益驱动下的行为 , 而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成功了 。 参与之人皆富贵等身 , 达成所愿 , 政治投机获得了丰厚了回报 。 有趣的是明代宗的反应 。
意识到宫廷生变之后的明代宗 , 下意识的反应居然是“于谦要谋反”!要知道 , 代宗曾经是一个多么单纯的王爷啊!土木堡之变时太子朱见深只有2岁 , 为了国家朝局的稳定 , 于谦提出让朱祁钰时 , 他的反应并不是喜出望外!
他对前来拥立他的群臣大声喝斥“皇太子在 , 卿等敢乱法耶!”什么是法?法就是大明立国之初便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英宗陷于胡 , 便应当由朱见深即位!怎么也轮不到朱祁钰 。

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封建时代帝王的黑化之路
文章图片
封建时代人们对于“法”“礼”“统”的敬畏是根深蒂固的 , 它不仅仅是一项制度礼法 , 更是人们对于正序伦理的遵从、认同与坚守 , 是封建王朝帝王统治合法性的根基 。 自西周始 , 华夏就建立起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礼法制度 , 在南宋以后 , 随着理学的兴起和传播 , 更让这种观念深入人心 , 成为无所不在的“天理” 。
所以朱祁钰没有惊喜 , 只有恐惧 , “退让再三” 。
生于帝王之家的朱祁钰清楚 , 这个皇位既是所有皇子心中所向 , 因为它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 但这个皇位也是高处不胜寒的清冷 , 孤家寡人更要担心无处不在的刀光剑影、暗算权谋——坐在了皇位上就等于坐在了火山口 。
但是 , 谁又敢说朱祁钰心中没有对皇位的渴望呢?“退让再三”之后 , 于谦说出了“社稷为重 , 君为轻”请辞 , 朱祁钰“勉为其难”地登上帝位 , 尊英宗为太上皇 。
在明代宗的“指挥和领导”下 , 大明面对兵力强势的瓦刺 , 奋进一搏、浴血以战 , 终于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 大明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 让大明最高领导者朱祁钰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危难之时挽大明以靖 , 这难道不是“天意眷顾”吗?所以当局势稳定之后 , 大臣提出“赎迎”英宗时 , 景泰帝犹豫起来!因为他已经尝了皇权的美味 , 英宗若回 , 代宗何处?
此时的朱祁钰 , 已经展露出了皇位的贪栈 , 他希望:明英宗此生莫要南归 , 最好是死在瓦刺!亲哥哥又算什么?此时 , 景泰一朝的柱石、北京保卫战的第一功臣于谦给他吃了颗定心丸:“天位以定 , 宁复有它”!代表群臣承认了朱祁钰继位的合法性!

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封建时代帝王的黑化之路
文章图片
也许上天有意要跟大明开个玩笑 , 由于跟大明连年作战 , 瓦刺也不堪重负 , 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 又失去了与明朝经商的机会 。 而瓦刺游牧民族的经济恢复能力又远逊于农耕文明 , 于是 ,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 , 将明英宗释放回国 。
太上皇回来了 , 代宗毫不犹豫地把它囚禁在了南宫 。 明英宗在生死之间的煎熬中度过了艰难的七年!
明代宗从一个“纯良”的王爷 , 最终变成了亲情淡薄、心狠手辣的皇帝 , 封建皇权的主要因素 。 作为皇帝 , 品尝到皇权的美味 , 感受到天下景从、四海宾伏、群臣敬畏、言出法随的“畅快”后 , 他最担心的就是某一天失去这一切!他用十二分的小心消除一切祸患、扫平一切隐乱!
作为皇帝 , 他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 , 他只敢居于深宫 , 在重重守卫的护卫之下才敢安眠 。 他不敢相信臣下 , 他用锦衣卫监视大臣的一举一动 。 它是君临天下的帝王 , 也是被皇权深宫锁住的囚犯!
南门之变后朱祁钰为什么第一时间怀疑于谦?因为整个北京城只有于谦有这样的实力 , 因为除了宗室之外 , 也只有于谦有着深厚的人望 。 因为在北京保卫战中于谦的刚毅果敢和彪悍的指挥能力 。 权柄过重、才华过盛、功高盖主的臣子 , 往往成为君王防备的对象 , 有什么奇怪的?明太祖把随他起兵的功臣杀得干干净净却是为何?
“遗憾”的是 , 朱祁钰黑化得不够彻底 , 没有当机立断杀掉朱祁镇以绝后患 , 最终失去了皇位 , 失去了性命 。

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封建时代帝王的黑化之路
文章图片
在这一点上 , 朱祁镇要强得多 , 土木堡的天崩地裂 , 在瓦刺数年的囚犯生活 , 南宫孤苦难捱的七年岁月 , 让他看透了人间冷暖、世间薄凉、勘破了皇权阴谋算计、生死由人!这时候的朱祁镇已经不是八年前那个温厚的皇帝了 , 他心如铁石、翻云覆雨、辣手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