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军队战斗力极强,为何面对匈奴时不追亡逐北,而要修长城?( 二 )


地理环境的不同 , 也造成了边疆地区夺取生存资源的纷争 。 再加上 , 内蒙古东南部的赤峰地区 , 所处位置两侧有山地 , 附近有水源 , 且地势平缓 , 属于农业与游牧均可的地区 , 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 中原王朝为保护农耕 , 在赤峰地区修筑长城是必要的 。
长城沿线 , 依山险易守难攻 , 属扼守要地 , 可以有效地保障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 , 抵御游牧部族的入侵 , 而在长城沿线设立的郡县也协同管理边疆 。
2、政治因素夹杂其中
数次巡视北部地区 , 体现了秦当政者对于北部边疆地区的重视 , 同时也使秦始皇对边地的形势与戎狄入侵的情况有所了解 , 为修建秦长城提供必要的信息条件 。

秦朝军队战斗力极强,为何面对匈奴时不追亡逐北,而要修长城?
文章图片
秦在灭六国 , 建立大一统的过程中 , 无暇顾及北部 , 匈奴趁机南下 , 侵占河南地区及北部边郡 , 甚至有威胁首都和关中势头 。 所以秦国在北部边疆筑造长城的军事计划 , 是当政者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做出稳定边疆的政治决策;北击戎狄建造长城 , 是始皇帝解决边疆之忧的方法;也是在新的形势之下 , 主政者为了实现更宏大的帝国版图所需的军事工程 。
三、秦朝长城的评价
1、司马迁持消极态度
司马迁曾经北上 , 亲自探访蒙恬所筑的长城 。 对于修建秦始皇长城的影响 , 司马迁持消极态度 , 认为长城的修筑并不符合时机 , 是导致秦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秦在天下未定之时 , 并没有预留休养生息的时间 , 就北上修筑长城 , 耗费人力物力 , 苛刑之下 , 最终秦帝国轰然倒塌 。 一方面 , 长城的修筑使得胡人不敢南下 , 保障了北边的稳定;另一方面 , 长城的修筑需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 , 沉重的徭役与赋税使得社会矛盾越发尖锐 , 最终引起农民起义 , 不利于当时社会的发展 。
汉朝时期 , 将军唐彬主管幽州军事 , 北上开拓旧时土地 , 并重新修缮了秦长城以卫边 , 可见直到晋朝 , 秦长城对于北疆的防守 , 依旧有其重要的地位 , 遂被修缮沿用 。

秦朝军队战斗力极强,为何面对匈奴时不追亡逐北,而要修长城?
文章图片
在此 , 认为秦始皇对于修筑长城的战略导向是正确的 , 在当时北部强大的匈奴威胁之下 , 为保秦帝国的长治久安 , 在北部建造一条绵延万里的防御工事 , 必不可少 。 但未在修筑北边长城与处理内政间找到平衡点 , 也未形成合理地解决内政与外忧的管理系统 , 严苛的服役制度 , 导致社会矛盾越发尖锐 , 最终秦灭亡 。
2、民间的真实声音
郦道元《水经注》中就引用了当时的民谣:“生男慎勿举 , 生女不用铺 , 不见长城下 , 尸骸相支拄 。 ”
当时人们的想法是生了男孩千万不要抚养 , 而生了女孩要精心喂养 , 这与当时人们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相符合的 , 只是因为长城下面 , 尸骨累累 , 都是用白骨作的支撑 , 他们不愿自己的儿子被抓去服徭役 , 活活累死在长城脚下 , 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当时统治者征戍徭役、修筑长城的激愤情绪 。
孟姜女的故事更是人们所耳熟能详的用以表达人们对秦朝修筑长城、滥用民力不满的一个典型例子 。
秦朝军队战斗力极强,为何面对匈奴时不追亡逐北,而要修长城?】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