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廉颇不被赵括换将,伺机使出破秦计,能否改写长平之战结局?( 二 )


文章图片
得闻赵国换将 , 秦王心中暗喜 , 他敏锐地意识到战场态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 因而悄悄换上了战神白起 。
赵国老将换小将 , 秦国则是小将换老将 。 战国四大名的廉颇、白起前后出现在了长平战场 , 却始终没有交集 , 历史错过了两位名将间的斗智斗勇 , 着实令后人遗憾 。
白起又称“人屠” , 战国时六国战死者约200万人 , 因白起而亡的就占一半 。 但白起不仅嗜杀 , 其战争指挥艺术也是炉火纯青 , 野战更是无人能敌 。
幕后的白起首先出牌 , 派兵挑衅 。 赵括奋起反击 , 渡河的秦军险被围剿 , 余部落荒而逃 。
这一久违的胜利 , 使赵军军心亢奋 。 赵括立即传令全线反攻 , 45万赵军铺天盖地杀过丹河 , 对峙的王龁措手不及 , 抵挡不住赵军的攻势 , 向丹河上游逃窜 。
见秦军主帅王龁遁逃 , 赵括无暇多想 , 为了不给其喘息之机 , 紧紧追赶 , 一头扎进了秦军的圈套 。

如果廉颇不被赵括换将,伺机使出破秦计,能否改写长平之战结局?
文章图片
眼见赵军中计 , 秦军真正的主帅白起走上前台、发号施令 , 他要收网了:
1、一支25000人的精锐绕道偷袭了廉颇精心构筑的第三道防线:百里石长城 。 防线上的士兵已大多被赵括带走 , 因此一击而中 , 石长城成为困死赵军东北方向的铁壁 。
2、另一支5000人的秦军骑兵放过赵军主力 , 突然杀出截断了后续的辎重部队 。 白起指挥大军迅速插入这一缺口 , 斩断了赵军退路 , 同时 , 消灭了赵军的后勤 , 占据了赵军大粮山粮草基地 。 5000骑兵继续前进 , 与石长城秦军共同强攻重要隘口故关 , 彻底切断了赵国通往上党郡的最重要通道 。
3、引诱赵军的秦军返回西侧空仓岭壁垒 , 凭险压制赵军 , 使其再也无法前进 。

如果廉颇不被赵括换将,伺机使出破秦计,能否改写长平之战结局?
文章图片
赵括发现 , 突然间 , 己方已陷入空仓岭与石长城间的死地 。 四面受敌之下 , 他立即筑垒固守待援 。 然而 , 46天外援不至、粮草断绝 , 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
为闯出生路 , 赵括组织敢死队 , 亲率突围 , 却不幸中箭而亡 , 赵军主力也因饥饿无力作战而投降 。
结语:如果没换廉颇
“先为不可胜 , 以待敌之可胜 。 ”廉颇论起兵法条目 , 肯定不如赵括 。 但他的所作所为却与兵法不谋而合 。
廉颇在空仓岭建立第一道防线 , 起到了迟滞、试探秦军的作用 , 退到丹河防线 , 防御已经非常稳固 , 在此的赵军面对的是必须渡河难以保持阵型的秦军 , 赵军或固守、或半渡而击 , 王龁在此屡屡碰壁 。
石长城防线的建立 , 向前凭险而守 , 向后连通赵国而后援无忧 , 与丹河防线一道 , 构成了一个立体、纵深的防御体系 , 堪称完美 , 即便白起到来 , 也无能为力 。

如果廉颇不被赵括换将,伺机使出破秦计,能否改写长平之战结局?
文章图片
面对赵王的催战 , 廉颇不为所动 , “知战之地 , 知战之日 , 则可千里而会战 。 ”廉颇知道战机未至 , 不会为一纸君命而将军队置于险地 。 同样的情况 , 唐朝安史之乱时 , 哥舒翰守潼关 , 已经挡住了叛军 , 形势正在发生有利于唐军的逆转 。 但唐玄宗三番五次要求出击 , 哥舒翰没能顶住压力 , 以致全军覆没 。
廉颇不为乱命所动 , 若是不被撤换 , 有获胜的可能么?
其实 , 秦国在后来的灭楚之战中运用了类似廉颇的战略 。 秦将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 , 到了边境却坚壁不战一年 , 等到项燕带队的40万楚军懈怠调整之机 , 一举消灭了楚国最后的有生力量 。
还有 , 三国时陆逊战胜刘备的夷陵之战也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 。 刘备为关羽报仇 , 蜀军东征气势如虹 , 吴军不与其争锋 , 而在夷道、猇亭一线构筑防线、筑垒固守 。 长期的对峙消耗了蜀汉军队的锐气 , 并促使其部署出错 , 最终陆逊抓住战机 , 一举打垮刘备 。
如同王翦、陆逊一样 , 廉颇也在等待一个机会 , 只是临到换将 , 机会还没有出现 。 许多人以赵国粮草不济作为不得不换廉颇的理由 , 只是赵国的困难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 而长平之战关乎国运 , 赵孝成王在识人用人上 , 远不如秦王、孙权 。

如果廉颇不被赵括换将,伺机使出破秦计,能否改写长平之战结局?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赵国困难 , 秦国同样也困难 。 战场距秦国后方更为遥远 , 补给耗费巨大 , 且魏、楚两国虽然被打怕了 , 一旦秦军有失 , 必会蜂拥而上打群架 。 可见 , 秦国也是有后顾之忧的 。 但历史没给廉颇更多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