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周延儒的所作所为,若是让朱元璋这个暴君知道,凌迟都不为过

对"奸臣"一词的定义 , 最早来源于管子 , 他在《管子·七臣七主》中说:"吏肃而严 , 民朴而亲 。 官无邪吏 , 朝无奸臣 。 "意思就是:官员若能严以律己 , 一心尽忠 , 就是忠臣 。 而那些只会弄权、施诈误国的大臣 , 当然 , 他们并不会真心忠于君王 , 因为 , 他们是奸臣 。

皇帝|周延儒的所作所为,若是让朱元璋这个暴君知道,凌迟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若是按照管子这个标准考核这两千多年的大臣 , 好像合格者寥寥无几 。
因为 , 多少位高权重者 , 都会为自己谋福利 。 不过 , 这似乎成了那个时代的官场常态 , 若是不培植自己的势力 , 就会被他人排挤 , 甚至 , 连官都没得做 , 哪还谈得上尽忠?
明朝的最后一任首辅是周延儒 , 1643年冬十二月 , 他被崇祯皇帝下诏自尽 , 享年51岁 。
那么 , 周延儒到底犯了多大的事 , 怎会弄得自己晚节不保?他欺瞒皇帝 , 让崇祯皇帝相信清兵就是他击退的 。
话说 , 自崇祯帝上任后 , 面对的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 , 在内是李自成等人的揭竿起义 , 在外是后金政权的野心膨胀 。 而崇祯虽然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 , 但此时的明朝并不是单靠皇帝一人勤俭就能扭转的 。 所以 , 崇祯要想重整江山 , 必须要有一批得力的官员来辅佐 。 于是 , 崇祯帝四处物色人才 , 一旦发现合适的人选 , 便破格提拔重用 。

皇帝|周延儒的所作所为,若是让朱元璋这个暴君知道,凌迟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周延儒虽出生于一个危机四起的时代 , 不过 , 并没有影响他决心靠读书博取功名的志向 。 而且 , 他相当厉害 , 第一次参加乡试就顺利过了关 。 接下来 , 更是连奏凯歌 , 会试第一 , 殿试亦是第一 。 于是 , 崇祯帝即位不久 , 便将周延儒召回北京 , 授以礼部右侍郎的官位 。 此时 , 周延儒虽只有35岁 , 却已经有了14年的官宦生涯 。 直到崇祯三年九月 , 周延儒成为了一朝首辅 。
可见 , 从做官的角度来说 , 他已经达到人生的巅峰 。
那么 , 周延儒的官做得怎么样呢?
当时 , 崇祯帝还重用了一个人温体仁 , 此人为人奸佞 , 只会一味的讨好皇帝 。 他对周延儒表面奉承 , 私下却想谋夺其首辅之位 。 于是 , 为了自己的私利 , 在温体仁的策动下 , 言官们时不时向崇祯帝打周延儒的小报告 。
周延儒因子弟在家乡行为不检 , 被弹劾;
周延儒为亲戚谋福利 , 被弹劾;
周延儒和其他大臣交好 , 也被弹劾 。
其实 , 周延儒的一些做法 , 在当时看来是很正常的 。 那时不就是举全家之力供一人读书 , 好光宗耀祖吗?不过 , 若是按照忠臣的标准来看 , 这却是犯规的 。
后来 , 他被排挤 , 抱病回了老家 。

皇帝|周延儒的所作所为,若是让朱元璋这个暴君知道,凌迟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之后 , 温体仁顺利的当上了首辅 。
但温体仁办事专横 , 朝臣极为不满 , 在职五年被罢相了 。 而此时 , 崇祯帝发现朝廷的风气真是太糟糕了 , 国内外的形势越发恶化 , 李自成的部队越来越壮大 , 后金居然还称帝了 。 因此 , 此时的崇祯帝无比想念周延儒 , 认为如果他在任 , 情况也许会好很多 。
于是 , 周延儒重新被启用 , 但他只是一个读书人 , 因此 , 他大量任用东林党人 , 在朝政举措上也用了些办法 , 比如:免除饱受战乱之苦百姓的赋税 , 启用一些有名望的大臣等等 。 但是 , 他对于如何击退农民起义军及后金 , 却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
不过 , 周延儒的这些举措 , 至少在表面上让国家喘了口气 , 社会相对安宁了很多 , 使的崇祯帝越发器重他了 。 而那时的明朝 , 已经不是用几个有用的人才或免除几年的赋税就可以改变局面的 。 因为 , 多年的土地兼并让太多的人流离失所 , 西北的自然灾害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民生的恶化 。
而周延儒此时选用的人才也暴露出了问题 , 由于有周延儒这棵"大树" , 他选用的那些人把持朝政 , 让其他大臣很是不满 , 自然会向皇帝弹劾 。
当然 , 这事肯定会连累到自己 , 使得他的内心非常不安 。

皇帝|周延儒的所作所为,若是让朱元璋这个暴君知道,凌迟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朝廷不太平 , 外面更不太平 , 李自成眼看就要逼到北京城 , 而清兵居然能跑到山东、江苏 , 大肆洗劫一番 , 如入无人之地一般 , 之后 , 更是大摇大摆的走了 。
对此 , 崇祯当然慌了 , 作为朝廷重臣第一人的周延儒非常明白 , 这时他必须要做些什么 。 于是 , 他主动请缨督战 。 崇祯大喜 , 不是给嘉奖 , 就是给钱 , 满心希望他能一手扭转乾坤 。 但哪知 , 周延儒到了通州 , 却害怕得不敢前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