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夷陵是东吴最后一道屏障,陆逊已经退无可退,真是这样吗?

我是棠棣 , 一枚历史爱好者 。 欢迎大家【关注】我 , 一起谈古论今 , 纵论天下大势 。 君子一世 , 为学、交友而已!
我们不妨看看夷陵的位置和它在蜀、吴双方的地位 。

有人说夷陵是东吴最后一道屏障,陆逊已经退无可退,真是这样吗?
文章图片
夷陵为两汉荆州南郡所属县名 , 位于今湖北宜昌市区 。 《水经注》卷34《江水》引应劭曰:“夷山在西北 , 盖因山以名县也 。 ”又云:“王莽改曰居利 。 吴黄武元年 , 更名西陵也 。 后复曰夷陵 。 ”
一、关于夷陵的历史记载
汉末军阀混战以来 , 该地受到各方的重视而竞相攻取 , 成为交战的热点区域 。 顾祖禹曾论夷陵:
“三国时为吴、蜀之要害 。 吕蒙袭公安 , 降南郡 , 陆逊别取宜都 , 守峡口以备蜀 , 而荆州之援绝矣 。 先主之东讨也 , 从巫峡、建平至夷陵 , 列营数十 , 陆逊固守夷陵以待之……及先主败却 , 西陵益为重地 。 ”又云:“及王濬克西陵 , 西陵以东无与抗矣 。 ”
陆抗追忆其父曾向朝廷强调 , 夷陵是荆州乃至孙吴最为重要的军镇 , 不容有失 。
“臣父逊昔在西垂陈言 , 以为西陵国之西门 , 虽云易守 , 亦复易失 。 若有不守 , 非但失一郡 , 则荆州非吴有也 。 如其有虞 , 当倾国争之 。 ”
据统计 , 从赤壁之战以后至西晋灭吴 , 夷陵及所在的宜都郡境发生过九次攻防作战行动 。
其一 , 建安十三年(208)冬 , 吴将甘宁袭取夷陵 , 被曹仁派兵围攻 。 “(周)瑜用吕蒙计 , 留凌统以守其后 , 身与蒙上救宁 。 宁围既解 , 乃渡屯北岸 。 ”
其二 , 建安二十四年(219)夏 , 刘备命宜都太守孟达北攻房陵 , “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 。 达将进攻上庸 , 先主阴恐达难独任 , 乃遣(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 , 与达会上庸 。 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 , 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 。 ”
其三 , 建安二十四年(219)冬 , 孙权乘关羽北征襄樊而后方空虚 , 遣吕蒙为大都督领兵袭取荆州 。 陆逊占领宜都各地 , “还屯夷陵 , 守峡口以备蜀 。 ”

有人说夷陵是东吴最后一道屏障,陆逊已经退无可退,真是这样吗?
文章图片
其四 , 黄初二年(221)七月 , 刘备为报复丧失荆州之仇发兵出川东征 , 占领巫县、秭归后进至夷陵 , 与陆逊相持数月后于次年闰月惨败于猇亭(今湖北宜都市西南) , “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 。 刘备奔走 , 仅以身免 。 ”
其五 , 嘉平二年(250)冬 , 曹魏荆州军队分兵三路南征 , “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 , 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 , (王)昶诣江陵 。 ”次年(251)正月 , 王基声东击西 , “示以攻形 , 而实分兵取雄父邸阁 , 收米三十余万斛 , 虏安北将军谭正 , 纳降数千口 。 于是移其降民 , 置夷陵县 。 ”
其六 , 咸熙元年(264)二月 , 孙吴乘蜀汉灭亡 , 派遣驻守西陵的陆抗、步协等将率众围攻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 , 守将罗宪坚守不退 。 当年七月 , “魏使将军胡烈步骑二万侵西陵 , 以救罗宪 , 陆抗等引军退 。 ”
其七 , 泰始八年(272)九月 , 孙吴西陵督将步阐投降晋朝 , 乐乡都督陆抗领军平叛 , 击退西晋荆州刺史杨肇的援兵后攻克西陵 , “阐众悉降 。 阐及同计数十人皆夷三族 。 ”
其八 , 咸宁四年(278)末 , 晋荆州都督杜预到镇后 , “袭吴西陵督张政 , 大破之 , 以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户 。 ”
其九 , 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之役 , 王濬所率益州水师出峡后 , “二月庚申 , 克吴西陵 , 获其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 。 ”随后顺流而下 , 连克乐乡、夏口、武昌重镇后直捣建业 , 迫使孙皓归降 。
三国夷陵之所以被列为重镇而屡经战乱 , 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点 。
二、地扼峡口的交通枢要
三国时期 , 对抗北方曹魏的吴、蜀两国分据扬、荆、益三州 , 各自拥有太湖平原、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三个重要的经济区域 , 它们之间的沟通联络主要依靠长江航运 , 特别是成都平原和以江陵为中心的荆州南郡地区 , 来往必须仰赖三峡水道与沿岸的陆路 。
严耕望曾论述成都与江陵:
“此两大都市皆经济繁荣 , 人文蔚盛 , 其间交通运输主要有赖长江上半段之蜀江水陆道 , 故此水陆道在中国中古时代 , 对于军事设防、政治控制、物资流通、文化传播 , 皆发生重要作用 。 ”
汉魏六朝之三峡 , 一名广溪峡 , 即后代之瞿塘峡 , 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 《水经注》卷33《江水》曰:“江水又东径广溪峡 , 斯乃三峡之首也 。 其间三十里 , 颓岩倚木 , 厥势殆交 。 ”又云:“峡中有瞿塘、黄龙二滩 , 夏水回复 , 沿溯所忌 。 ”这便是瞿塘峡名称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