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北京的42天( 三 )


为了告别的聚会
白光一闪 , 吴三桂手起刀落 , 斩落了李自成特使的头颅 , 也斩断了自己与李自成政权的联系 。 李自成终于清醒过来 , 发现肘腋之患 , 却悔之晚矣 。 武英殿里 , 他召见京城父老 , 询问疾苦 , 收拾人心 。 这一天 , 是四月初六 。
但他的狂妄胡为 , 已经使他与世界裂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 那道深长的口子 , 最先是从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裂开的 。 那种发自北方春天的巨大的冰裂声 , 让他感到惊惶和恐惧 。 终于 , 他坐不住了 。
他本来是要派刘宗敏出征的 , 甚至向刘宗敏鞠躬请求 , 但刘宗敏过惯了舒服日子 , 不愿意再打仗了 。 他只好亲征 。 出发那一天 , 是四月十二日 。
部队是从正阳门出城的 , 李自成白帽青布箭衣 , 打着黄盖 , 他的太子一身绿衣 , 跟在身后 。 当时在前门投宿的年轻官员赵士锦远远地目睹了他出城的一幕 。 李自成目光凄迷 , 了无从前的从容坚定 。
四月二十一日 , 长城脚下 , 九门口“一片石”之战 , 是决定历史的一战 。 吴三桂与清军联合作战 , 将李自成打得屁滚尿流 。
落花流水春去也 。 李自成再度回到北京 , 已是二十六日 , 马蹄落在凸凹不平的石板路上 , 十分的沉闷滞重 , 早已不似一个多月前的轻盈欢畅 。 他知道辉煌的紫禁城不再属于自己 , 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赶快登基 。
二十九日 , 登基大典在紫禁城武英殿举行 。 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 , 像李自成这样心情复杂地坐在龙椅上 , 也没有一次登基大典如此潦潦草草 。 三拜九叩的威仪背后 , 是一盘不堪面对的残局 。
清军一旦入关 , 就没人挡得住了 。 顺治二年正月 , 图赖等在潼关大破李自成 , 《清史稿》说:“贼倚山为阵 , 图赖率骑兵百人掩击 , 多所斩获 。 至是 , 自成亲率马步兵迎战 , 又数败之 , 贼众奔溃 。 ”
潼关大败之后 , 李自成率残部遁走西安 , 多铎追至西安 , 李自成又逃向商州 。 大顺军就这样一路逃 , 大清军一路追 。 李自成号称拥兵20万 , 要南下取南京 , 阿济格一路追过长江 , 追至九江 , 杀进李自成的老营 。
仓皇流离中 , 李自成带着二十骑匆忙逃遁 , 丞相牛金星投降清军 , 刘宗敏、宋献策被活捉 , 吴三桂要活剐了刘宗敏 , 以解心头之恨 , 被阿济格强行阻止——那时多铎已经受命去收服江南 , 阿济格继续追击李自成部 。
终于 , 李自成率领他最后的十余骑逃向湖北通山县 , 战至最后一人 , 孤独无助地向九宫山逃亡 。
李自成穿越粘稠的雨幕 , 想再度化险为夷 , 觅得一丝生机 , 却偏偏连人带马 , 跌入一片泥潭 。 一个名叫程九百的乡勇头目冲上来 , 要手刃这个颠覆了大明的罪魁祸首 。 但他不是李自成的对手 , 烂泥之中 , 被李自成坐在身上 。
李自成抽刀要砍 , 血水与泥水却把他的刀紧紧地粘在刀鞘里 , 拔不出来 , 千钧一发之际 , 一个身影冲上来 , 举起一把铲子 , 把李自成的头颅当作他收获的果实 , 猛铲过来 。
李自成用力紧绷着肌肉犹如一只被骤然戳破的牛皮水袋一样 , 滋出一片血雾 , 只把半截叫声留在空气中 , 就重重地摔下去 , 溅起一片污泥浊水 。
那一天 , 是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初二 。 一年前的五月初二 , 也就是李自成的身影从北京城消失仅仅两天后 , 多尔衮、皇太极的遗孀孝庄皇太后带着七岁的顺治抵达北京城 , 幸存的明朝大臣们比欢迎李自成更加隆重 , 出城五里迎接 。
他们跪在道路两旁 , 把身体攒成一团 , 额头紧紧地贴在地面上 , 车辇通过的时候 , 头也不敢抬 , 一任车马荡起的尘土落在他们的头上、身上 , 把他们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 , 使他们看上去有点像出土的石俑 , 仿佛唯有如此 , 才令他们感到安全 。
不到两个月 , 已有两个王朝在这里灭亡 。 望着从废墟中蒸发的两个王朝 , 没有人知道 , 多尔衮想了些什么 。 他下令安抚百姓 , 将士夜宿城头 , 禁止进入民宅 。 违者 , 斩 。
多尔衮开始了长达7年的摄政王生涯 。 他要办的第一件事 , 就是为刚刚定鼎北京的新王朝 , 确定一个用于理政的宫殿 , 他选择了武英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