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偶像」进行时( 三 )



「中国制造偶像」进行时
文章插图
“今年节目的意义就是想跟大家开心的看这个节目,我觉得我自己已经非常累了,我回家就想看看轻松的内容,我看轻松内容的同时能让我喜欢一些学员,这不是个挺好的事?”
节目调性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受众对选拔类节目的认知,关于赛制的细微变革也随之产生。
选择权从评委下放至学员手里,当撑腰值所代表的隐形含义“喜欢”、“肯定”被具化,竞争感被无形放大,“外松内紧”的节目逻辑得到强化。
第四期的公演首次开启的二创模式同样沿用“外松内紧”的节目逻辑,一方面“二次创作”给予学员充分自由,选择心仪学员进行自由组队对主题曲二次创作,进行表演;另一方面对曝光量的争夺也加剧了对内竞争,暗流涌动的同时也催生了更为丰富精良的跨国合作舞台。
以社会背景进行节目策略的调整成为《创造营》系列节目得以不断进行内部更新、迭代的逻辑指引,而在节目制作方面,更为精良的摄制技巧与操作系统的运用为提升《创造营》系列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前提。
“今年我们用了酷派系统,能够更精准的在舞台上表达出细节。总决赛大家如果注意的话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团秀已经切的非常细致了,因为我们觉得舞台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我觉得这个就是进阶。”
在节目核心逻辑不被打破的前提下,内容技术双发力的发展策略运用为《创造营》系列节目提供了一种可能:顺利突围,成功在即。
03|交融
“INT”代表“International”和“Internet”,少年们诞生于互联网时代,而具有促进中外多元文化交流的特质又进一步让INTO1更显其意义。
首次引入国际变量的新尝试似乎成为腾讯视频的发展原点,以此为圆心,代表国际青年文化交流融合的闭环正在缓缓画成。
INTO1的成团为国内疲态初现的供给侧人才储备问题打开新思路,即对于「中国制造的偶像」之尝试,可被容纳进工业化生产的一环之中。
作为具有开荒性质的国际化男团,INTO1不仅从成员构成上开启了国内、国际双配置的新手法,也是一次将男团置于长线时间维度进行考量的新实验。国际成员的加入为新的选拔标准与国际视角的开拓提供了前提,产业从前端人才储备到后端运营发展的链路正逐步向外延展。
[图片7]
近十年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对“社交”二字的屡次碰触。换句话说,互联网实际上缺乏能让“交流”自然生长的原生土壤。
《创造营2021》试图打破团体选秀同样所遇到的“僵局”——如何让用户被内容吸引、如何让用户留在平台,都是一档节目背后所承载的更深层意义。
更为立体的结构被逐渐构筑,“创”系列节目走过四年,从火箭少女101到INTO1,大量新秀的成功打造为平台多元化的新内容进行人才供给,前端稳定的人才储备是整个内容行业拥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的前提,腾讯视频新秀战略实施五年以来,逐步建立起《创造营》强综艺IP及相关运营策略,新秀战略的一步步升级为人才储备、升级机制提供稳定保障,成为新秀产业连接器。
《创造营2021》通过对“国际变量”的引入,创系列IP和腾讯视频的新秀战略都凭借以长期主义为主导的品牌主张,形成了与行业其他竞争者截然不同的风格和影响力,以及与众不同、但却行之有效的“超级符号”。
在可见的未来,随着“新秀战略”不断升级,更为多元丰富的内容生态将随之生发。一个完整且连续的生产链路愈发清晰可见,而更为工业化、精细化、国际性的新秀工厂也将随之落地。换而言之,由中国制造的偶像正式开启了它的“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