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吃饭指南”来了( 二 )


现在的饮食指南中 , 已经不再纠结于某种特定的营养成分或者食品对于健康的影响 , 而更重视膳食模式与整体健康状况或疾病风险关联 。 比如 , 当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到55%之间 , 死亡率是最低的;太少或者太多 , 死亡率都会升高 。
因地制宜调整饮食结构
【膳食|“吃饭指南”来了】长期遵循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模式”(或者说“合理膳食模式”) , 是健康长寿和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基石 , 将成为膳食指南修订时考虑的重点 。 《报告》对此给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由于各地食物资源、饮食文化和信仰的不提供 , “平衡/合理膳食模式”并没有固定统一的食物组成模板 。 因此 , 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照搬或者追求国外的“健康膳食模式” , 而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调整我们的饮食结构 , 使之成为健康的饮食模式 。
在中国 , 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代表的江南地区 , 可作为“东方健康膳食”的代表 。 它的主要特征有:新鲜蔬菜水果充足、动物性食物以鱼虾类和猪肉为主而且鱼虾类占比较高、烹饪中清淡少盐 。 当然 , 这也并不是说所有地区的人们都应该去遵循这样的膳食结构 , 比如那些奶类和大豆制品较多、适量谷类和肉禽类的结构 , 也是很健康的 。
而对于社会上比较时髦的一些饮食结构 , 比如低能量饮食、低碳饮食、生酮饮食、辟谷、轻断食、间歇性进食等 , 则给出较为谨慎保守的评价——“对超重、肥胖人群有一定作用 , 或作为某些疾病辅助性治疗 , 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 特别是青少年、孕妇、老人 , 尚没有研究证据显示长期的健康效益” 。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