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忠心耿耿,经常假装混不吝,雍正为啥还让粘杆处密探监视他?
如果要评选驭下之术最高明的皇帝 , 清朝的雍正皇帝胤禛无疑可以排进前五名 , 甚至有人说他可以排进前三名 。
作为康雍乾盛世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 雍正的功绩往往被人忽略 , 这可能是因为胤禩胤禵的支持者曾经对雍正继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 雍正“其面如铁” , 不太受文人喜欢 ,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 又断了很多贪官的财路 , 所以其历史形象不佳 , 也就可以理解了 。
事实上雍正也很风却幽默 , 对下属也很体贴 , 这两点我们看他的朱批谕旨就可见一斑 。 翻阅雍正朱批谕旨 , 我们发现雍正在说话很接地气的同时 , 驭人之术也是极其高明 。 比如我们熟知的李卫李又玠忠心耿耿 , 但雍正还是让粘杆处密探对他进行严密监视 , 粘杆处侍卫密报后雍正的御笔朱批 , 直接把李卫吓出冷汗:“皇上咋啥都知道?”
文章图片
如果没有雍正皇帝铁腕反贪 , 清朝肯定会在肇基一百年左右崩溃 , 所谓的康乾盛世 , 两朝都是虎头蛇尾:康熙晚年怠政 , 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 雍正励精图治充实了国库 , 然后又被继任者乾隆花了个海落河干 。
雍正之所以能把一个康熙晚年的烂摊子变成乾隆初年的太平盛世 ,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 但是有很重要的一点 , 我们不能不佩服雍正的治国用人之术 , 尤其是他的两句用人名言 , 似乎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其不敢轻信人一句 , 乃用人第一妙诀 。 ”“待人不必信亦不必疑 , 过疑则失人 , 过信则自失 。 ”
这里的不必信、不必疑 , 读者诸君一定要断好句 , 如果把不必当成一个词 , 那就会产生歧义 , 在笔者看来 , 雍正的意思是要避免“必信”和“必疑” , 也就是不能给予任何人完全的信任 , 也不能整天疑神疑鬼 。
文章图片
雍正这两句用人名言 , 在对李卫的使用上 , 可谓是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即使忠诚如李卫李又玠 , 雍正也曾在他身边安插了粘杆处出身的一等侍卫马伯会做眼线 , 李卫的一举一动 , 都不能逃过雍正的慧眼 , 经过一番周密观察 , 雍正才包容了李卫的坏脾气 , 并对李卫委以重任 。
熟悉清史掌故的读者诸君肯定知道 , 雍正皇帝并没有血滴子 , 但却是实在有粘杆处 , 就连乾隆朝的第一宠臣和珅 , 也曾在粘杆处当过侍卫 , 他说自己“上山能打虎 , 下海能擒龙” , 还真不完全是吹牛 , 因为要想进粘杆处 , 除了身世清白之外 , 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事 , 比如受雍正之命监视李卫的马会伯 , 就是康熙三十九年的武状元 。
马会伯考中武状元之后 , 马上受封一等御前侍卫(武职三品) , 进了“尚虞备用处” , 这一干就是九年 。
“尚虞备用处”还有另一个名字 , 那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粘杆处——此处归内务府管辖 , 但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 。 雍亲王是谁 , 想必不用笔者解释了吧?
文章图片
雍正把粘杆处侍卫外放做官带兵 , 实际也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 康熙四十五年 , 粘杆处一等侍卫马会伯出任授直隶昌平参将(似乎老十三胤祥起了一定作用 , 昌平在哪 , 也不用笔者解释) , 虽然是正三品平调 , 但参将掌兵 , 可比一等侍卫有用多了 。
雍正刚一继位 , 已经升任云南永北镇总兵(武职正二品)马上赶回京城 , 雍正在大加赏赐的同时 , 还交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雍正元年 , 入觐 , 世宗书榜赉焉 , 曰‘有儒将风’ , 并赐貂冠、孔雀翎 。 其从弟觌伯 , 以山西大同总兵率师驻山丹卫 , 命会伯代镇 , 赐白金五百 。 《清史稿·卷二百九十九·列传八十六》”
马会伯在京师情况稳定之后 , 又接受了一个重要任务后回到了云南永北镇总兵任上 , 他除了带兵之外 , 还要密切监视云南布政使兼盐驿道李卫的一举一动——有不少外臣举报李卫做事嚣张跋扈 , 而且也没少收黑钱(在云南 , 或有餽于卫 , 卫又令制“钦用”牌入仪仗(《清史稿·卷二百九十四·列传八十一》下同)) 。
文章图片
马会伯接到“据实回报 , 不可顾及情面”的密旨之后 , 很谨慎地用密折专奏的形式给雍正打了报告:李卫只是性格急躁 , 做事不免毛躁 , 但还合乎礼法规矩(“钦用”牌子不算僭越) , 也很注意自己的操守(受贿不算严重) 。
- 包拯经常得罪人,为何还能在26年升官25次?专家:看看他后台
- 吃一次等于喝“一桶油”,10岁男孩身体不长个,因经常吃2种早餐
- 孩子经常看电视,不光影响专注力,还有更多的“危害”在等着孩子
- 马丽孕期体重失控,由96斤飙到190斤,明星也焦虑得经常偷偷哭
- 这种木材最像海南黄花梨材质,经常行家都分不清
- 吴三桂为何要起兵反清?完全是被康熙所迫,他一直对大清忠心耿耿
- 李卫深受雍正皇帝器重和恩宠,那乾隆后来是如何对李卫的?
- 宋朝人吃饭时,经常说“小二切二斤肉来”,这肉是什么动物的肉?
- 宗室大臣受百姓拥戴,政绩卓绝忠心耿耿,一个优秀的官员
- 宋朝|宋朝人吃饭时,经常说“小二切二斤肉来”,这肉是什么动物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