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工匠变成“躬匠”,日本躲不开的历史进程( 二 )


有意思的是 , 现在这种文宣式的、工匠精神为卖点爆发的时间点 , 反而比较吻合近二十年的日本经济状况 。 结合我上面引申的日式管理制度来说 , 在失去的二十年以后 , 日本的模式渐渐失去原有的光彩 , 所以硬实力下降之后整个社会开始将心思动在“巧实力”上 , 配合海量的宣传经费和营销 , 打造出了“工匠精神”这张牌 。 只可惜这几年日本制造的几个头牌领域曝出的造假黑料太多 , 让“工匠精神”变成了“躬匠精神” , 不断戳破自己的神话 。 当然 , 所谓的“工匠精神”在中国还有一些热潮(在书店里和一些网络平台上 , 你仍然能深有体会) 。
不过 , 细看日本人关于工匠精神类的纪录片 , 我们会察觉到一个细节 , 就是日本人拍纪录片讲工匠精神的时候 , 他的着眼点是讲他们快要失去工匠精神 , 而不是他们还有工匠精神 。
NHK关于日本工匠精神纪录片 , 笔者看了不少 , 比如说农业方面的东西 , 比如某种品牌稻米产量虽然非常低 , 但是品质精细 , 这里面往往又带有一个悲惨的现实背景 , 就是快卖不出去了 。 比方说一个山沟沟里的小企业 , 做五金模具的 , 小工作坊做得非常好 , 半泽直树里有类似的情节 , 就是那个小技术加工厂 , 搞得很有精神 , 老板和员工们很努力 , 但是它快要完蛋了 。 镜头里面是充满了对过去的缅怀 。
也就是说 , 日本人搞出这样的工匠精神的这套文宣 , 有些本来是对内的 , 类似鼓励老百姓多买国货 , 就是支援一下那些偏远地区那种快倒闭了的那些小生产者 , 是挽救小生产者的一种思路 , 一种文宣 。 对外反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溢出 。 这既是发达经济体的通过先进的营销体系 , 对一般国家和民众进行的附加值上的收割 , 也功归于我国的亲日的、买办的利益集团(包括台湾)过于努力造成了一种溢出效应 , 带来的错会就是只要是日本产品都具有工匠精神 , 日本随便买个马桶盖儿、电饭煲都沾点工匠精神的灵韵 。 这味儿就串了 。 实际上在日本人眼里 , 是一些大路货商品 , 包括松下索尼的产品 , 已经和工匠精神不搭边 。

日本|从工匠变成“躬匠”,日本躲不开的历史进程
文章图片
日本|从工匠变成“躬匠”,日本躲不开的历史进程】这本质上说明大家都活在同样的时空里 , 也就是很早以前列宁说的“从手工工场向工厂过渡……这一变革推翻了几百年积累起来的工匠的手艺”的当代变体 。 只不过工业化运作和人工的成本对比会有一个相对的“临界点” , 只要高于这个点 , 工业化运作就会具有成本优势 , 能压榨工匠们的生存空间;低于这个点 , 人工能存活一段时间 , 但人工本身的规模无法支持自身的正常运转 。 二者的矛盾在于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人工产量太小 , 为了所谓的“匠心"进行的无用边际操作又太多 , 所以一但工业化后的生产成本往往可能比售价都高 。
现在就是日本文宣还在抢救的阶段 。 投放到在海对面的这个国家 , 考虑到我国人民有对美好生活日益高涨的需求 , 大小布尔乔亚们还在心甘情愿的嗑日本优越感来的符号溢价 。

日本|从工匠变成“躬匠”,日本躲不开的历史进程
文章图片

日本|从工匠变成“躬匠”,日本躲不开的历史进程
文章图片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 , 要破除了国内买办对日本产品中工匠精神的迷思 , 首先要理解 , 任何一个工业国家在起步发展的粗犷积累阶段 , 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讲究质量 , 山寨都在所难免 , 崇洋媚外就是这个时候市场环境的产物 。
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战后的日本是这样 , 以前我国是这样 , 甚至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美国 , 德国等都是这样 。 1887年4月23日 , 英国通过《商品法》规定 , 德国产品进入英国 , 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标签 , 将劣质德国货和优势德国货进行区分 。 如今成天污蔑我国偷5G技术的美国 , 当年真的疯狂山寨英国产品 , 并派人偷取英国的技术 , 图纸 , 挖角英国技工等 。 如大名鼎鼎的塞缪尔·斯莱特 , 被美国人视为英雄 , “工业之父” , 被英国为视为叛徒 。

日本|从工匠变成“躬匠”,日本躲不开的历史进程
文章图片
当资本渐渐过剩的时候 , 市场竞争自然而然就会让产品质量提升 , 消费主义下沉 , 出现如“美国制造” , “德国制造” , “日本制造”等牌坊 。 现在我国就处于这样的情况 , 经历这个过程的我们反过来会明白 , 并不是所谓的“精神”提高了品质 , 而是工业基础和资本积累完成之后 , 品质才会普遍得到提升 , 这才是现实的唯物主义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