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论“创客都是吃货”( 二 )


食堂|论“创客都是吃货”文章插图
【食堂|论“创客都是吃货”】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淮海中路的金钟广场 , 开出的白领餐厅都爆满
还有一种是“穿针引线送服务”型 。 比如 , 近年火爆的小红书 , 员工在总部上班 , 三餐全包 , 每顿六款 , 想吃什么自己点 , 想喝什么自己拿 。 据报道 , 小红书长期固定供餐合同的达成 , 得益于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的搭台筛选、组团牵线 。 政府多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 企业就能腾出更多的精力专注发展 。
食堂|论“创客都是吃货”文章插图
在小红书总部 , 实现了三餐“自由”
建筑大家王澍说 , 造房子 , 就是造一个小世界……建造一个世界 , 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 对一座城市的“建造者”来说 , 也同样如此 。 上海要建成人民城市 , 就要以人民为中心 , 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 ,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 而美食 , 从来不仅仅是必要补充 , 而是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必需 。 特别是距市中心较远的各大创新空间 , 通常聚集了大量最具创造力的就业人口 , 要照顾到这些人的生活服务需求 , 则需要考虑得更多 。
前不久上海在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 , 推介了40个特色产业园区 , 大部分还是在中心城区之外 。 就拿张江来说 , 数量可不少 , 总共有6个 , 而目前区域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仅有长泰广场和汇智国际商业中心 。 应当说 , 张江在这方面已使出了不少大招 , 但大量创新企业、创新人才的纷至沓来 , 对吃好、住好、生活好还有更多期待 。 在知乎上《在上海张江上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问题下 , 不少年轻网民特别希望 , 未来“大张江能在美食界拥有姓名” 。
食堂|论“创客都是吃货”文章插图
上海的各大特色产业园区 , 同样被人们寄予衣食住行的期待
正如吴志强院士所说 , 打造一条又好吃又休闲的创新创业大街 , 可能比一百条创新创业政策都有用 。 对上海正如火如荼建设的五大新城、各类园区来说 , 颇有意义 。 如果说城市发展进程早期 , 靠自发集聚、自然生长的成分更多的话 , 现在则更多地依赖于规划的完善、环境的优化、业态的丰富 。 苏州工业园区的李公堤和上海杨浦大学路的崛起 , 值得每一个规划者借鉴和思考 。 这两者都是“无中生有”的典范 。 前者开街不过15年 , 最初因工业园区而兴 , 如今成了荟萃古今中外美食的吃货天堂 , 也是苏州首席滨水休闲商业街区 。 后者历史更短 , 仅短短几年间 , 就从一条默默无闻的小路 , 成为声名远扬的网红打卡胜地 , 700米的马路上 , 聚集了100多家美食店、40多家咖啡馆、10余家私人影院 , 还有书店、艺廊等等 , 成功地串起了校区、社区、创业园区 , 创造了一个步行的世界、生活的空间、遇见的场所 , 而这一切 , 源于2012年的年轻化服务定位和精细化升级改造 。
食堂|论“创客都是吃货”文章插图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 很难想象这样一条路(图下中) 能够发展成今天的大学路
产城融合 , 不妨美食先行 。 期待上海有更多的美食和承载美食的空间 , 风行于这6340平方公里之上 , 安顿人们的青春 , 激发创客的创意 , 助力创新的绽放 。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