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大秦赋》,真不知是何居心( 二 )


统一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秦廷君臣(包括秦始皇本人)几乎无一人得到好死 , 这正是秦政残暴无情属性的必然表现 。 对此类历史现象 , 若能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那样加以鞭笞 , 则大有历史教育作用 , 而《大秦赋》反道而行 , 竟扭曲历史实情 , 为秦廷君臣涂脂抹粉 , 给暴虐、狡诈的秦政乔装打扮 , 为一部鲜血淋漓的绞肉机披挂粉色锦缎 , 真不知是何用心 。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大秦赋》,真不知是何居心
文章图片
(五)
统一列国 , 一合天下 , 是战国时人的共同愿望 。 墨子多作其说 , 孟子有天下“定于一”的名论 , 韩非子有更明确具体的设计 。 秦国、秦王是这一历史大势的有力践行者 , 此点必须肯定 。 李贽在这一意义上称嬴政为“千古一帝” , 是可以成立的 。
但一切范畴都不应该绝对化 , 皆要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加以评价 。 “大一统”亦如此 。 一般来说 , 国家大统可以休止兼并征战 , 有益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 故我们赞同柳宗元《封建论》的言说 , 肯定秦制的统一措施诸如合六国文字于秦篆 , 统一度量衡 , 废封建、立郡县等等 , 此类秦制的历史贡献不可低估 。 这是秦王运用“恶”的杠杆启动的历史进步 , 应予肯定 。
然而 , 秦代确立的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传延两千年并不断强化 , 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柄庞大的双刃剑 , 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皆不可低估 。 在近古以至近代 , 消极作用日益昭彰 , 君主专制集权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重大惰因 。 故在文明转型的近现代为君主专制大唱赞歌 , 把秦始皇抬到德越三皇、功过五帝的位置 , 让今人对其顶礼膜拜 , 是莫大错误 。
(六)
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 , 并非在政治的分合治 , 而在文明的进步 , 包括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观念形态进步与否 。 将历史的正义性简单归结为政教是否大统 , 必陷虚妄 。
例如 , 不能说今天列国分立的西欧比横跨欧亚的大一统俄罗斯落后 。 大一统的帝俄 , 长期充当“欧洲警察” , 是近代欧洲进步的大障碍 。 西欧的一些分治的小国 , 如荷兰、比利时、瑞士、瑞典、丹麦是现代文明的较高典范 , 而一统大国俄罗斯至今仍在中等收入陷阱里苦苦挣扎 。 又如 , 芬兰被俄罗斯“统一”时 , 苦难深重 , 而摆脱俄国这一民族监狱后 , 几十年间即成为先进国家 。
以中古史而论 , 大一统成就了汉唐的昌盛 , 但大一统也并非社会进步的灵丹妙药 , 蒙古统和了亚欧大陆 , 却令东亚、中亚、东欧诸文明破坏惨重 , 而摆脱蒙古可汗的大一统 , 反而是亚欧诸国的历史性进步 。 蒙古征服金、宋 , 建立版图宏大的元朝 , 却使“造极”于中华的宋代文明发生大倒退 。 满洲人再度大一统 , 然嘉定三屠、扬州十日 , 严重破坏明代文明 , 尤其使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坠入苦难深渊 。 元、清两度大一统固然有开疆拓土之功 , 但造成文明大倒退却是事实 。 故对“国家一统”须作具体分析 , 不可笼统赞扬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冷兵器时代 , 完成大一统的往往是握有强力的后进人群 。 史上多次发生后进文明一统天下 , 其对先进文明的破坏 , 罄竹难书 。
以秦王扫六合而论 , 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 废封建、立郡县 , 皆有益于中华文明的进步 , 应予肯定 , 然而 , 较之魏赵齐楚 , 秦是落后文明 , 秦灭六国 , 在某种程度上是野蛮战胜文明 , 破坏性极大 , 汉初贾谊、晁错等人雄文生动展现了秦统过程中对繁荣的六国经济文化的毁灭性破坏 。
从战国中期到秦统一的百年间 , 人口锐减至三分之一 , 邯郸、大梁、郢都等繁华都市毁灭殆尽 , 函谷关以东地区的文明至汉代文景之治时期方得恢复 。 可见秦的大一统 , 于民于国带来的灾难并不低于利益 。 秦二世而亡 , 是历时最短的统一王朝 , 绝非偶然 。
唐人柳宗元肯定秦代的统一之“制” , 又批评其暴虐之“政”;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对专制一统之秦制与封建分权之周制 , 作利弊得失的具体分析 , 而没有一味颂秦;近代民主主义者谭嗣同更严厉遺责残暴的秦政 , 认为近世中国的落后与之直接相关 。
回到《大秦赋》所涉时代 , 秦朝二世而亡 , 连推行秦制者也以悲剧收场 , 从商鞅到韩非、李斯、扶苏、蒙恬 , 以至于秦始皇本人 , 皆不得好死 , 而秦以后两千多年治乱循环 , 治与乱皆与秦制有关;至于中国文明现代转型比西欧、日本较为困难 , 也与“百代皆行秦政法”有关 。 既然如此 , 可以留下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