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女子突发高烧紧急住院!原因竟是春节家庭聚餐时……

近日 ,
来自广东顺德的小何
突发腹痛、高热紧急住院 ,
经医生问诊发现 ,
竟是小何2个月前吃的鱼生
让寄生虫在体内“安家落户”!
医生提醒 ,
鱼片虽好 , 莫要生食 ,
千万不要抱着
“自家淡水养的鱼应该没事”
“就吃了几片而已”的侥幸心理 。
21岁女子紧急住院 竟因两个月前的那顿鱼生
近日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室来了一位21岁女士——顺德人小何 , 主诉发热伴有腹痛 , 接诊医师询问起病前饮食情况 , 小何不假思索地答到"麻辣烫" 。 于是常规开具血常规检查 , 发现白细胞(44.09×109/L)及嗜酸性粒细胞(32.5×109/L)显著升高 , 初步考虑"急性胃肠炎" 。 但接受抗感染治疗后 , 症状并没有缓解 。 随后 , 对小何进一步完善腹部CT检查 , 发现肝脏可见多发低密度灶 。 急诊室随即请来了感染科罗润齐主任医师前来会诊 。
罗润齐主任医师通过评估相关检查资料 , 再次和小何仔细沟通 , 逐一询问 。 "不限于近期 , 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 , 你有没有食用过未煮熟的鱼?"罗医生耐心地引导患者 。 经过一番仔细回想 , 小何终于回忆起两个月前的春节 , 在顺德家中聚餐时 , 曾食用过一碟生鱼片 。 “但鱼是我自家池塘养殖的 , 从鱼塘打捞上来后还在清水里养殖了几天才吃呢!也会有问题?”小何疑惑不解 。
“寄生虫囊蚴往往藏在鱼肉里 , 这种处理方式是无法清除寄生虫的 。 ”
罗医生继续追问 ,
“鱼塘上游是否建有厕所?”
小何点点头 。
经过详细的问诊 , 凭借长期积累的丰富传染病学临床经验 , 罗医生判断小何感染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的可能性非常大 , 于是立即对小何完善寄生虫抗体相关检查 , 结果发现小何的肝吸虫、猪囊尾蚴、裂头蚴、包虫四项抗体指标均显示为阳性!
肝吸虫|女子突发高烧紧急住院!原因竟是春节家庭聚餐时……文章插图
小何的寄生虫抗体检查报告 。 通讯员供图
经过4天住院治疗 , 采用口服吡喹酮(总剂量为210mg/kg体重 , 分9次 , 每天3次 , 共3天)驱虫方案 , 将寄生在小何体内的各种虫体一网打尽!小何发热、腹痛等症状已经消失 , 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指标显著改善 , 于日前顺利健康出院 。
小何怎么也想不到 , 两个月前的那顿鱼生竟导致了寄生虫感染住院 , 不禁感叹:“以后还是要管住嘴!回去也要提醒家里人来医院检查一下才放心 。 ”
食用鱼生感染肝吸虫风险大
成虫潜伏期可长达二三十年
生鱼片(又称鱼生) , 是耳熟能详的美食之一 , 尤其近年来 ,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 , 人们为追求美食的多样化及原汁原味 , 而选择未经过炒、蒸等高温加工的生鱼片 , 但国内生鱼片往往来自于淡水养殖 , 含有肝吸虫(又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可能性高 , 进食后可能导致肝吸虫感染 。
其实肝吸虫病并不罕见 , 广医二院感染科罗润齐主任医师介绍道:“我院发现的肝吸虫病例每月至少有15-20例 , 除了来我科首诊的 , 还有在其他科室住院、经查大便常规发现肝吸虫卵的病例 。 ”
据统计 , 我国肝吸虫流行区平均感染率为2.4% , 而广东地区(尤其番禺、顺德等地)由于饮食习惯喜好生鱼片 , 感染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 , 达16.4% 。 此外 , 某些地区在鱼塘上盖厕所 , 加大了寄生虫进入鱼体内的可能性 。
有些人觉得吃生鱼片导致生病住院是“危言耸听”:“我经常吃生鱼片 , 但好像身体没什么事啊!”
对此 , 罗润齐主任医师解释道 , 感染肝吸虫后 , 是否发病及严重程度 , 取决于寄生在胆管中的成虫数量 , 轻者无临床症状 , 重者可表现为上文患者小何的急性发热、腹痛、胆道感染 , 还有进展为肝纤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 , 危及生命 。 肝吸虫病的潜伏期较长 , 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到出现疾病症状往往间隔了较长时间 , 因此一开始会归因于急性胃肠炎 。 肝吸虫成虫在人体内寄生的寿命可达20-30年 , 不检查不知道 , 有些人罹患肝癌才知道竟是肝吸虫引起的!
用切生鱼的刀切熟食也可致病!警惕不良饮食习惯
不吃生鱼肉就不会得肝吸虫病了吗?并不是!人群对于肝吸虫普遍易感 , 除了生食淡水鱼虾之外 , 以下行为也有感染肝吸虫的风险:
① 烹饪(烧、烤、炒、煎)小型鱼类未熟透;
② 用切生鱼肉的刀及砧板切熟食;
③ 用盛生鱼的器皿盛熟食;
④ 饮用囊蚴污染的生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