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为何范进中举后会发疯?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现代,你可能比他还疯( 二 )


可没有人说过“穷举人” , 因为一旦考中举人 , 就已经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官府的门槛 , 可以做“老爷”了 。 范进考中举人之前 , 连他的岳父都十分的瞧不起他 , 可是一旦其身份转变 , 范进的岳父竟然称之为“贤婿” , 人情冷暖至此 , 不得不令范进抓狂 。
举人的好处自然是十分的多 , 就算范进暂时不继续参加科考 , 也不在本县谋求县丞等实权官职 , 他也能够拥有免除徭役 , 豢养家仆奴婢的权力 。 而且举人是被本地的地方官视为同僚的 , 双方可以谈笑风生 , 没有身份高低之别 。
即使举人不小心触犯了律法 , 他也能够凭借着功名去冲抵一些罪罚 , 审讯的官员不能对其用刑 , 也不能进行逼供 , 否则就是和整个士林为敌 , 会遭到反噬 。
所以范进中举之后 , 许多人马上就见风使舵的来巴结他 , 送田地 , 送铺面房屋 , 甚至还有卖身为奴求他庇护的 。 真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 书中自有颜如玉 , 书中车马多如簇” 。
范进不仅中举 , 而且高居第七名 , 这样的好成绩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范进能够在科举路上更进一步 , 考中荣耀门楣的进士 。 《儒林外史》中也介绍了范进后来的情况 。 范进此后的人生也犹如开挂一般 。 他在为母亲丁忧三年后 , 再度参加科举考试 , 高中状元 。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朝看尽长安花” , 范进中了进士后 , 整个人生也再次升华 , 他先是做了御史 , 后来又成为山东学道 , 也就是负责整个山东省的文风和科考 , 其权责比后世现代的一省教育厅厅长还要大 , 是真正的高官 。
范进从一个蹉跎了半生的穷酸秀才一跃而成为具有实质利益的举人 , 怎能不发疯?这种大喜之后的癫狂也算是一种“人之常情”吧 。
三、读书使人进步
无论什么时代 , 无论身处何地 , 我们都应该读书学习 。 毛主席说“三天不读书 , 赶不上刘少奇” ,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 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 一个人要想在世间立足 , 拥有卓越的知识 , 能够在书山之路取得优异的成绩无疑是最轻松也是最便捷的方法 。
古人用科举为广大老百姓打开了一条晋升之道 , 这是中国人的伟大创举 , 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和不断前行发展的一大内因动力 。 而今在新时代 , 在祖国复兴的伟大历史征程中 , 唯有不断学习 , 才能为祖国的富强和强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读书能够丰富人的内涵 , 沉淀人的底蕴 , 一个真正有学识 , 有见识的人是谦逊而礼貌的 。 这个世界也没有无缘无故和随随便便的成功 。 虽然现今社会已经没有了科举制度 , 人们也不需要再啃那些艰涩难懂的“四书五经” , 但是读书仍然是一个人必须全力以赴的行为 , 因为它将会带你前往你从来无法想象的美好远方 。
小结:
“何时共乐升平事 , 风月箫笙声一夜间” , 乡试之后的新科举人会吃上“鹿鸣宴” , 苏轼的这首《鹿鸣宴》就生动的描述了那些春风得意的新科举人的荣耀、不易和苦尽甘来的喜悦、兴奋之情 。
范进中举后的发疯或许是一种封建时期的丑态 , 但是我们也应该从中看出范进的努力和坚持 , 如果他不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温故而知新 , 坚持学习 , 又怎么会有其最后的光宗耀祖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