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德经》:八句话,八种处世大智慧
文章图片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语言优美的经典 。 战国中期以后 , 以《道德经》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了道家、道教两大学术文化系统 。 鲁迅曾说 , “中国的根柢在道教” , 而道教的思想之根则在《道德经》 。 《道德经》思想是具有现代性的 , 其中蕴含的思想智慧值得当代人反思继承 。
01
做人做事 , 精明不如厚道
《道德经》讲:“大丈夫处其厚 , 不居其薄;处其实 , 不居其华 。 ”
做人要立身敦厚 , 不流于浅薄;存心朴实 , 不迷于虚华 。
做人做事 , 精明不如厚道 。 厚道的人 , 有一种让人放心的天赋 。 与这样的人交往 , 无需勉强 , 亦无需设防 。
《易经》有言:“地势坤 , 君子以厚德载物 。 ”一个人想要走得远 , 当有一种敦厚平实的气质 。 像深厚的大地一样 , 包容万物 。 厚道是一种胸怀 , 如同高山不语、静水流深 。 厚道的人 , 遇事不会精明算计 , 但却能做到心中有数 。
《菜根谭》有言:“智械机巧 , 不知者为高 , 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 ”君子盛德若愚 , 与其精明算计 , 不如抱朴藏拙 。 这样才不会伤害到他人 , 自己也会从中受益 。
02
难事作于易 , 大事作于细
《道德经》讲:“图难于其易 , 为大于其细 。 天下难事 ,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 必作于细 。 ”
谋求解决难题的办法 , 要从容易之处开始;成就大事的行动 , 要从细微之处起步 。 天下所有的难事 , 必须从易事做起;天下所有的大事 , 必须从小处着手 。
事情的成败 , 取决于我们处事的态度 。 人都有一个通病:眼高手低 。 结果往往是小事看不上 , 大事做不好 。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里没有轰轰烈烈 , 只有鸡毛蒜皮伴着细水流长 。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 , 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 所以 , 聪明人做事 , 懂得向大处着眼 , 从小处着手 。
一旦下定决心要做好一件事 , 无论对象是大是小 , 都应当全力以赴 。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 , 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 , 故能就其深 。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 , 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 , 就是不平凡 。 从细节入手 , 做好小积累 , 就会有大突破 。
文章图片
03
知足常足 , 知止常止
《道德经》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 , 多藏必厚亡 。 知足不辱 , 知止不殆 , 可以长久 。 ”
名誉和生命哪一样亲近?生命和财物哪一样重要?得与失哪一样有害?过分的爱 , 必定要造成巨大的破费;过多的收藏 , 就必定会酿成严重的损失 。 知道满足 , 就不会感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 , 就不会遭遇危险 , 如此便可长久 。
生活的智慧 , 在于守住本心 , 不攀比、不盲从、不妄求 。 一个人想要的越多 , 快乐就越少 。 《诗经》曰:“不忮不求 , 何用不减?”忮者 , 嫉人之有而欲害之也;求者 , 耻己之无而欲取之也 。 守住本心 , 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 。 再大的诱惑 , 都无法蒙蔽你的眼睛;再大的福报 , 你也能够享用 。
老子说:“知足之足 , 恒足矣 。 ”意思是说 , 具备知足之心 , 就永远不会有任何不足 。
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 , 夏有凉风冬有雪 。 若无闲事挂心头 , 便是人间好时节 。 ”自然和生命已经给予我们许多 , 每个人都应该知其足而后乐 。 知足惜福 , 感恩生命的馈赠 , 好运便会随之而来 。
04
为人处事 , 看透不如看淡
《道德经》讲:“好察非明 , 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 ”
喜欢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得一清二楚 , 并非是真正的明智 , 该弄清的弄清楚 , 不该弄清的不强求清楚 , 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
一个真正明智的人 , 既要能看透 , 又要心中有度 。 俗话说:“明者远见于未萌 , 智者避危于无形 。 ”看透是一种智慧 , 更是一种远见 。 然而仅仅看透还不够 , 唯有清空心中欲念 , 才能保持内心的淡然与轻松 。
老子曰:“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 , 我独昏昏;俗人察察 , 我独闷闷 。 ”世俗之人看起来都精明世故 , 唯独我闷头不理俗物;世俗之人整日瞪大眼睛 , 誓要把这世间看个清清楚楚 , 唯独我迷迷糊糊 。 老子自嘲是个愚人 , 这种“愚”并非真正的笨 , 而是淡然无忧 。
- 日本想让日本演员出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结果被我国直接拒绝
- 最后一位仍在世御医,被关28年,出狱后主动上交祖传秘方
- 《叛逆者》穿帮镜头合集
- 《大秦赋》不止演员像兵马俑,道具也和博物馆里摆的一样一样……
- 《山河令》温周番外45,温客行周子舒弥补童年憾事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影评—缘起
- 《聊斋》小故事 一开始救人 而受人之恩又恩将仇报 到底孰正孰恶
- 《延禧攻略》皇帝独宠璎珞24年,其中的缘由,太后早已暗示了
-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懂《诗经》真的有如此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