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项羽为何不说正事?司马迁敢写刘邦的狼狈不怕遭报复吗?

作者||冰凌读书原创文

鸿门宴中项羽为何不说正事?司马迁敢写刘邦的狼狈不怕遭报复吗?
文章图片
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 。
——《夏日绝句》·李清照
李清照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 成了人们时常仰慕项羽的依据 。
但是 , 楚汉之争时 , 项羽辉煌只是昙花一现 , 最终没有成其霸业;项羽的辉煌恰恰是刘邦的狼狈不堪之时 , 好玩的是刘邦这样的一个弱鸡却战胜了一匹凶狠残暴的狼 。
从秦并天下到项羽封建 , 时间非常短 , 司马迁说“五年之间 , 号令三嬗” , 意思就是短短五年时间 , 天下三易其主 , 发号施令的人从秦皇帝到陈涉 , 再到项羽 , 不过五年之间 。 成败弹指一挥间 , 从来没有如此迅速变化的!

鸿门宴中项羽为何不说正事?司马迁敢写刘邦的狼狈不怕遭报复吗?
文章图片
而实际上 , 项羽从轰轰烈烈、意气风发到乌江送命 , 也不过四年时间 。
令人感慨!
项羽作为一个将门之虎子 , 被刘邦一介平民打败 , 自刎乌江而死 , 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 , 更有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的气节仰慕 。 活着是人中豪杰 , 死了也要当鬼之枭雄 , 这也是好多有志之士的人生目标 。
生死存亡 , 本在一念之差;只要项羽愿意渡过乌江 , 就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 毕竟 , 活着才会有希望 , 活着才是一切之根本 。
余华在《活着》中说 , “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 , 人为自己而活 , 而不是为其他事物” 。
如果项羽懂得这一点 , 一定不会自刎于乌江 , 只是他“不肯过江东” , 他的秉性不允许他苟且偷生 , 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 他带出的八千江东子弟 , 最后只剩下28人 。 项羽英勇彪悍 , 作战所向披靡 , 战无不胜 , 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气概 。 他有着宁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 , 有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大无畏精神 ,

鸿门宴中项羽为何不说正事?司马迁敢写刘邦的狼狈不怕遭报复吗?
文章图片
就是这样的大将军却被刘邦给灭了 。 毕竟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 刘邦无论用了什么方法 , 活着战胜了对手 , 建立自己的帝业就是成功人士 , 他成了咸鱼翻身、逆袭成功的典范 。
而项羽成败的转折点 , 可以说是“鸿门宴”了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鸿门宴的描写 , 当时是楚怀王与诸侯有约:“先入关中者王之”谁先进入函谷关打下咸阳城 , 谁就是关中的王 。 利益的诱惑使同道中人成了逐鹿者 , 结果 , 刘邦占据了天时、人和两大有利条件 , 首先进入关中 , 但他的势力薄弱 , 怕成为诸侯的众矢之的 , 随后就还军灞上 , 以观局势之风向 。
刘邦的谋士出主意 , 派兵把守函谷关 , 阻止项羽军前进的步伐 , 结果被项羽打败 , 项羽要兴师问罪 , 欲除之而后快 ,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感觉刘邦要完了 , 欲降项羽 , 随给项羽告密:“沛公欲王关中 , 令子婴为相 , 珍宝尽有之 。 ”刘邦想自己在关中称王啊 。 这一下就戳到了项羽的痛处 。

鸿门宴中项羽为何不说正事?司马迁敢写刘邦的狼狈不怕遭报复吗?
文章图片
这还了得 , 动我蛋糕者死 。
于是 , 英勇威猛的项羽准备拍死刘邦 , 一介小民也想和我争锋 , 真是自不量力 。 项伯一看这使不得呀 , 我的救命恩人张良在汉军中呢 , 我不能见死不救啊 。 项伯见张良 , 欲救张良 , 刘邦在张良的授意下 , 以情感动项伯 , “您是子房的大哥 , 就是我刘邦的大哥 , 我们联姻一起打天下吧 。 ”
以利益诱惑项伯 , 是刘邦惯用的手段 , 这手真是屡试不爽 。 刘邦借项伯从中周旋 , 求霸王放过 。 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
鸿门宴中 , 刘邦致歉:我撤出咸阳城 , 还军灞上 , 为的是等候将军您 , 我没有想当关中王 。 项羽说 , 曹无伤说你要称王 。 宴席上 , 项羽的谋臣范增让项羽杀了刘邦 , 可项羽就是无动于衷 , 项伯做好了项羽的工作 , 他早已对刘邦没了戒心 。 无奈 , 范增让项庄舞剑助兴 , 趁机杀了刘邦 , 这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来历 。
有意思的是 , 在鸿门宴中 , 项羽没有追问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的居心 。
在鸿门宴上 , 项羽高高在上 , 坐在主位上 , 而刘邦只能像一个小弟一样规矩地坐在下位 。 项羽本是豪门贵族出身 , 自己勇猛霸气 , 几乎战无不胜 。 他根本看不上贫民出身的刘邦 , 把刘邦这样的人作为对手 , 有失身份 。 他有妇人之仁的一面 , 根本不屑杀刘邦 , 就决定把刘邦当那个啥放了 。 可是 , 范增却要置刘邦于死地 , 项庄舞剑 , 剑剑不离沛公 , 项伯掩护着刘邦 , 张良一看 , 大事不好 , 急忙唤来樊哙护驾 , 借刘邦如厕之际 , 助刘邦逃出楚军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