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是这段和咖啡馆有关的叙述 , 就让人眼前生出不少画面 。 咖啡和上海的文学、文化生活的关联 , 从中可见一斑 。
文章插图
公啡咖啡馆去年底重归多伦路 。周楠 摄
“咖啡之都”
在这里 , 咖啡馆的“慢” , 调和着都市生活的“快” 。
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冲泡 , 呈现给人们甜苦交融的回味 ,
成为上海城市魅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今天上海的咖啡馆 , 依然是适合会友谈事的 , 也是适合一个人放空发呆的 。 咖啡馆街景建构起了上海的都市文化新空间 , 也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包容、美好与温情 。
前不久 , 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团队公布的《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印证了我对上海咖啡馆的印象 。 报告称 , 在全球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 , 上海的咖啡馆和茶馆总数排名第一 。
另据不完全统计 , 上海的咖啡馆已经超过一万家 。 上海人均年咖啡消费量约20杯 , 在全国遥遥领先 。
今年2月 , 上海的媒体人还做了一项有意思的调查 , 从美团获取了上海6545家咖啡馆的坐标 , 把它们全部放在地图上 , 寻找上海咖啡馆最多的一条街 。
结果发现 , 从街道范围看 , 咖啡馆数量最多的是浦东新区的陆家嘴街道 , 共有164家 。 从密度来看 , 静安区的南京西路街道以每平方公里有57.9家咖啡馆的密度列第一 , 第二名是黄浦区的瑞金二路街道 , 和第一名差距很小 , 每平方公里有57.4家咖啡馆 。
瑞金二路街道官方微信公众号甚至做了一个名为“金咖联盟”的小程序 , 方便顾客在手机上直接查询辖区内精品咖啡馆的位置和特色 。
不管你对哪个数据有感受 , 总之 , 这让我对自己的“咖啡病”有了底气 , 仿佛找到一群同病相怜的“病友” , 打声招呼 , “你好 , 原来你也在这里!”
文章插图
“咖啡馆的本质是文化空间 , 即通过市场力量提供人们交流的活动场所 。 ”这是学者的描述 。 一些学者更是以“咖啡经济活跃度”来评判一个园区、一座城市的产业兴旺程度 , 往往咖啡馆越多 , 经济越有活力 。 这样解释上海咖啡馆数量全球第一 , 以及关于上海咖啡“第一街”的寻找 , 倒也恰如其分 。
上海是现代中国城市的象征 , 是活力之都 , 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 , 上海依然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复苏能力和旺盛的城市活力 。 运营“金咖联盟”的朱晓晔对瑞金路一带熟得不能再熟 。 他告诉我 , 2020年上半年 , 因为疫情的原因 , 瑞金路一带的小马路上 , 很多特色服装小店不得不关张了 , 有意思的是 , 下半年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 小店陆续复苏 , 街头冒出了一家家咖啡馆 , 精品咖啡馆尤其多 , 如同经济强劲复苏的信号 。
数据最有说服力 。 去年7月1日到11月30日 , 和上海相关的打卡视频播放次数超145亿次 。 多少目光注视着上海 , 多少人享受着、热爱着、向往着上海 。 曾经 , “上海牌”是中国制造的骄傲 , 如今 , 上海生活 , 是人民城市美好生活的代言 。
美好生活 , 怎能少了一杯咖啡?咖啡本就是文化融合、全球贸易的产物 。 咖啡代表着开放与分享 , 最精彩的故事都是喝着咖啡讲出来的 , 最新潮的创意是在咖啡的香气里碰撞出来的 。 咖啡文化 , 与海派文化和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完美契合 。 在这里 , 咖啡馆的“慢” , 调和着都市生活的“快” , 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冲泡 , 呈现给人们甜苦交融的回味 , 成为上海城市魅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文章插图
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店内 , 顾客三五结伴 , 来此享用咖啡 。 李茂君 摄
想象咖啡的旅行真是有趣 。 一颗小小的果实 , 里面两粒成对生长的种子 , 成就了一个庞大的行业 , 成为全世界价值最高的农产品之一 。 当咖啡来到上海 , 小小的果实 , 遇见这座从骨子里热爱它的城市 , 走进无数工作、生活或是旅行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日常生活 。
王安忆曾写道:“城市的生活又带有相当程度的隐秘性 , 因都是些不相识不相知的人 , 聚集在一起 , 谁也信不过谁 , 怀着防范心 , 生怕被窥见了根底 , 就更看不清了 。 ”当她感慨“城市无故事”的时候 , 我却觉得 , 她大约同我一样 , 是愿意处在这样的状态的 。
- 那些充满了矛盾感的人
- 婆媳关系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恋爱中,一个人不爱你的表现有哪些
- 被背叛的一方为什么会对抗?
- 经营感情的第一层境界是什么
- 退休之后,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 背叛婚姻的人不改变,却要被背叛的一方做改变
- 为什么被背叛者会陷入神经症式的痛苦之中?
- 老伴去世后,我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牙周组织|29岁女子整口牙掉了一大半!医生一看:剩下的全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