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中,赵普力助赵元侃成为太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作者:许云辉

《大宋宫词》中,赵普力助赵元侃成为太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文章图片
《大宋宫词》序幕 , 箭伤发作的宋太宗决意破除杜太后“金匮之盟”中传弟不传子的禁锢 , 越过本应继承皇位的秦王赵廷美 , 在自己的三个儿子(实为八子)中确立储君 。
电视剧借赵普之口点评宋太宗三个儿子:“大皇子元佐本性纯良 , 只是缺乏权谋上的杀伐决断;二皇子元僖资貌雄毅 , 颇具君王之野心 , 却不擅权略;三皇子(赵元侃)文武双全 , 却不显皇权野心 , 且能忧国忧民 , 且与陛下少年时相似 , 也颇具一代明君之相啊!”宋太宗因“自幼喜欢三弟(即赵元侃)” , 遂发出倾向性明显的“三位皇子率先诞下皇孙者 , 立为储君”诏令 。
显然 , 赵元侃能碾压秦王赵廷美与两个哥哥上位 , 完全得益于赵普力荐 。 而事实上 , 力推赵元侃成为储君者 , 却是《大宋宫词》第三集中得以登场的寇准 。 寇准不负厚望 , 明察秋毫 , 为赵元侃洗清了杀人嫌 , 巩固了赵元侃的太子地位 , 推动了剧情发展 。
赵普与寇准 , 谁才是力助赵元侃成皇太子的功臣?在《大宋宫词》中 , 当然是赵普 , 但事实并非如此!

《大宋宫词》中,赵普力助赵元侃成为太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文章图片
(寇准)
(一)寇准入朝
《大宋宫词》中 , 宋太宗答应群臣彻查赵德昭被毒死一案 , 同意“大理寺少卿(相当于今最高法院副院长)寇准负责彻查此案 , 寇准开始闪亮登场 。
《大宋宫词》中,赵普力助赵元侃成为太子,但事实并非如此】寇准出身名门望族 , “少英迈 , 通《春秋》三传 。 ”他考取进士之时 , 年仅19岁 。 宋太宗有个怪癖 , 深信“嘴上无毛 , 办事不牢” 。 每次在金殿考察进士时 , 经常嫌弃并淘汰少年英俊者 。 有人劝寇准殿试时虚增岁数 , 寇准断然拒绝欺君之举 。 考取进士后 , 他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 兜兜转转重新成为京官 。
寇准在宋太宗诏令百官言事时 , 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猛劲头 , 直言不讳对朝政“极陈利害” , 与察言观色和善于打太极拳的政治老油条们形成鲜明对比 , 使“帝益器重之 。 ”
他在吏部担任考察八九品官员的东铨期间 , 曾在金殿奏事 , 因建议不符合宋太宗心意而惹怒宋太宗 。 宋太宗几次发怒起身欲退朝 , 却被寇准拽住衣角不放 , 只得好好坐在龙椅上 , 被迫同意寇准的意见 。 宋太宗冷静下来后 , “由是嘉之” , 公开表扬:“朕得寇准 , 犹文皇(唐太宗)之得魏徵也 。 ”

《大宋宫词》中,赵普力助赵元侃成为太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文章图片
寇准秉性刚直 , 嫉恶如仇 。 朝廷处理过两桩贪腐受贿案件 , 犯罪情节较轻的的祖吉被处以死刑 , 受贿千万的王淮在大老虎哥哥庇护下 , 仅被撤职杖责 , 且很快官复原职 。 朝臣议论纷纷 , 寇准亦忿忿不平 , 一直寻找机会进谏 。
恰逢次年春大旱 , 宋太宗邀请群臣“问时政得失 。 ”群臣宽慰他 , 干旱纯属天意 , 与皇上德政无关 。
寇准却直言不讳:“《洪范》云 , 天人相互感应 。 可见 , 大旱是因我朝刑罚不公!”
宋太宗大怒 , 起身回后宫 。 怒气平息后 , 宋太宗悟出寇准太宗言有所指 , 特意召其入后宫问他为何说刑罚不公?寇准请他将二府(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 , 东府)与掌管军事的枢密院 , 西府)同时召入后 , 才有理有据道“去年 , 祖吉与王淮均犯贪腐受贿罪 。 祖吉赃少被杀头 , ‘盗主守财至千万’的王淮却因哥哥王沔身居高位而逍遥法外 。 这不是刑罚不公又是什么?”宋太宗厉声责问王沔 , 得知寇准所奏属实后 , 被寇准的忠君爱国之心感动 , “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 改同知院事” 。

《大宋宫词》中,赵普力助赵元侃成为太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文章图片
寇准凭借自己的忠诚与才干 , 得以进入朝廷决策圈子 。
寇准与同事因一件小事闹到宋太宗面前 , 宋太宗为摆平关系 , 将二人各打五十大板 , 把寇准赶出朝堂出任青州知府 。 寇准出京后 , 宋太宗“念之 , 常不乐” , 经常问左右:“寇准在青州乐乎?”复召寇准入京之意极为明显 。 “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准” , 都为寇准说好话 。 寇准在青州只呆了一年 , 便回京“召拜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 又加“给事中(皇帝政治顾问)” 。
可见 , 寇准是以卓越的行政能力得以封相和成为皇宫政治顾问 , 而非以善于侦破疑难杂案而进入宋太宗视野 。 换言之 , 《大宋宫词》中给予寇准“大理寺少卿”身份 , 不仅降低了他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 更改换了他的专业与特长 , 纯属编导戏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