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周恩来审阅南昌起义领导人排名时,将贺龙的名字排在了朱德之前( 四 )


3月16日 , 中央军委决定陕北的野战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兵团 , 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 。 按惯例 , 陕北部队应由贺龙指挥 , 但他远在晋绥前线 。 因此 , 中央在陕北面临大敌的形势下 , 作出了这一决定 。 贺龙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 。 他对老部下说:“军队是党的军队 , 不是个人的 。 我带的军队 , 别人也能带 。 军队要听党指挥嘛!”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 , 贺龙又将晋绥第2、第3纵队调归彭德怀指挥 。 这样贺龙的晋绥野战部队主力全部调往陕北 。 7月31日 , 西北野战兵团正式定名西北野战军 。 毛泽东亲自与贺龙谈话 , 让他把陕北和晋绥统管起来 , 造成一个统一的后方 , 让彭德怀放手去打仗 。
贺龙一辈子带兵打仗 , 在战火正酣之时 , “改行”管后方 , 有些人不太理解 。 贺龙说:“共产党员一切都要听党的 。 ”他彰显大将风范 , 尽心竭力 , 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 , 支援西北解放战争 。 用他的话说:“我给你们当后勤部长 。 ”
◆1947年 , (左起)彭德怀、贺龙、陈赓、王震在陕西靖边县合影 。
8月中旬 , 为了策应西野主力在榆林以东集结待机 ,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 , 贺龙带后方机关大摇大摆东移 , 造成主力东渡黄河的假象 。 胡宗南果然中计 , 下令各部“迅速进击 , 勿失此千载良机” 。 彭德怀抓住战机在沙家店一举歼灭胡宗南的主力整编第三十六师 , 使西北战场转入战略反攻 。
贺龙到河东临县刚落脚 , 毛泽东的电报便追来了:“请迅速分赴各县动员粮食 , 只要有七千至一万担粮食 , 即可保障作战计划之完成 。 ”没几天 , 中央军委又来电:“野战军南下 , 已无粮食携带 , 着从速令绥德、延安两地区沿途筹粮 。 ”封封电报催粮急 , 粮食成为西野能否取胜的关键 。 然而 , 晋绥贫穷不堪 , 无粮可筹 。 贺龙通过周恩来向晋冀鲁豫解放区急调10万石粮食 , 动员成千上万的运粮大军把粮食运往陕北战场 , 保障了部队的急需 。 10月 , 为攻打易守难攻的清涧城 , 彭德怀许愿:“打下清涧 , 我请大家吃肉!”战后 , 贺龙收到加急电报:“彭电请以政府名义慰劳野战军每人一斤猪肉有必要 。 军委 。 ”数万大军 , 每人1斤猪肉 , 在连年征战的晋绥弄到这么多猪肉 , 有多么的不容易 。 西野副参谋长王政柱感慨地说:“西野指战员吃的是贺老总组织晋绥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从千里之外运到陕北来的呀!”
陕北前线除了要粮 , 还要弹药、要被服、要钱 。 贺龙组织力量 , 把陕甘宁、晋绥的军工合在一处 , 建起14座军工厂 , 生产了大量山炮弹、迫击炮弹、手榴弹、炸药、子弹输送前方;调派两个骑兵团专门做生意 , 将土特产运到边界地区 , 再让商人们转运到国民党统治区出售 , 换回了大量布匹等急需物资及资金支援前线 。
彭德怀打仗还需要大量兵员补充 。 贺龙通过压缩机关 , 动员失散人员归队 , 发动青年参军等办法 , 千方百计扩大地方兵团 , 以作野战军的补充兵团 , 或直接升级为野战兵团 。 到1949年6月 , 西野已从3个纵队 , 发展成为三三制的2个兵团、6个军、18个师共22万人的大军 。 在人口稀少的陕甘宁晋绥边区取得这样的成果 , 确是难能可贵 。
西野的主力是贺龙的晋绥部队 。 贺龙虽在后方 , 但十分关注部队的表现 。 他认为 , 我带的部队 , 如果别人不能指挥 , 那就说明我贺龙党性不强 。 对将领们与彭德怀在磨合中产生的摩擦 , 他及时协调解决 , 告诫部下:“彭总说了就是命令 , 必须坚决执行 , 没有价钱可讲!”
贺龙在后方为战争所作的贡献 , 展示了一位不世战将的另一种辉煌 。 彭德怀说贺龙“是不顾一切地支援西北战争” 。 毛泽东称赞贺龙“是守卫边区大后方的‘萧何’” 。
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倡行者
建国后 , 贺龙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 , 被授予元帅军衔 , 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 , 作出了卓越贡献 。
1959年9月26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改组中央军委 , 毛泽东任主席 , 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 。 军委日常工作 , 毛泽东交代:“林在林主持 , 林不在贺主持 。 ”1960年1月 , 贺龙兼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 他郑重地申明:“党要我管 , 我就要真管 。 ”大刀阔斧地纠正了军工建设“大跃进”、不顾质量的问题 。 1963年9月27日 , 因林彪身体不好 , 毛泽东委托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 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与林彪搞的“突出政治” , 政治可以代替和冲击一切的空头政治不同 , 他主张真抓实干 , 并按照毛泽东“抓两头”的指示 , 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我军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未来战争的特点 , 结合我军的实际情况 , 扎扎实实地抓“整军备战” , 抓正规军和民兵建设 , 抓部队领导机关和基层建设 。 在抓部队的政治思想和作风建设的同时 , 狠抓军事工作 , 特别是结合战备 , 加强军事训练 , 在1964年同罗瑞卿等一道掀起了一个大练兵的高潮 , 使全军出现了空前的大好形势 , 部队的军政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 6月初 , 毛泽东在一份比武情况简报上批道:“此等好事 , 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 ”6月15日、16日 , 毛泽东及在京中央领导一起到十三陵练兵场 , 检阅比武演练成果 。 毛泽东不时与贺龙交谈 , 指示要在全军推广比武尖子的经验 。 7、8、9三个月 , 全军大比武的热潮在酷暑中升腾 , 造就了一大批有良好军政素质的骨干 , 有力推动了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