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第二次朝廷高层会议,嘉靖帝将“御下之术”发挥到极致

在郑泌昌和何茂才的指使下 , 富商沈一石押送挂着“织造局”牌子的粮船 , 前往淳安贱卖灾民田地;可到达淳安以后 , 又挂上了“奉旨赈灾”的招牌 , 硬是将“打脸”嘉靖帝的行为变成了为嘉靖帝“增光”的好事 。
这个消息传回京城以后 , 嘉靖皇帝召集内阁五位阁员 , 司礼监五位太监 , 又叫上了自己的儿子裕王 , 召开了继正月十五以后的第二次御前会议 。

大明王朝:第二次朝廷高层会议,嘉靖帝将“御下之术”发挥到极致
文章图片
一直以来 , 严嵩都有御前赐座的特权 , 这一次 , “严党”于浙江犯下了大错 , 严嵩也只是站着 , 静静等待嘉靖皇帝的态度 。
“阁老还是坐下吧 。 ”
对于严嵩 , 嘉靖皇帝从来不缺礼敬 , 甚至在“严党”倒台的当天 , 嘉靖皇帝还是为严嵩赐了座 , 还是为其受到的“世态炎凉”鸣了不平 。
这一次 , 严嵩没有坐下 , 而是先拿出了自己的认罪态度:
“朝局一误再误 , 内忧外患并起 , 罪在内阁 。 臣身为首揆 , 愧对君父 。 ”
就参加这次会议的10位大佬而言 , 最不缺的是什么 , 能力;最缺的是什么 , 态度!
职场生活中 , 领导经常会给出这样两句话:一句是“不怕你做错事 , 就怕你不做事” , 会不会做 , 是能力问题;但做不做 , 却是态度问题 。 另一句是“做错事不要紧 , 能有这个态度就很好” 。 态度 , 永远是职场、官场生存的第一要素 。
做错就要认 , 挨打要立正 , 能有这个态度 , 你就已经赢了一半!
来看嘉靖皇帝的回应:
“两回事!几十年了 , 朕不愿意议的就是朝局 。 朕今天不想跟你们议朝局 。 只谈一个话题:父子!”
“两回事” , 一回事是你错没错 , 这是朝廷层面的问题;另一回事是我对你敬不敬 , 这是君臣之间的礼敬问题 。
注意嘉靖皇帝给出的“话题”——父子 , 这个话题的精妙之处就在于 , 它既能让嘉靖皇帝巧妙避开对朝局的议论 , 彻底甩开黑锅;还能囊括浙江漩涡中的三大派系一把手——吕芳(杨金水的干爹)、严嵩(严世蕃的亲爹)和裕王(嘉靖帝的亲儿子) 。
一个话题 , 就将与会的所有人囊括 , 就能一次性敲打 , 一次性控制 , 嘉靖皇帝的帝王心术 , 可见一斑!

大明王朝:第二次朝廷高层会议,嘉靖帝将“御下之术”发挥到极致
文章图片
给出这个话题以后 , 严嵩更是心惊 , 迟迟不敢坐下 。 嘉靖帝只能命令严世蕃:
“八十多的父亲了 , 扶他坐下 。 ”
而后 , 严嵩仍未就座 , 只是看向了嘉靖帝 , 等到嘉靖帝再次给出提醒后 , 严嵩才慢慢坐下!
严嵩的这个小细节 , 就是一句话:皇上 , 您看 , 我都犯错了 , 我还坐下啊?
这是对之前认错态度的延续 , 更是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实心认错 , 并非表面敷衍 。 有嘉靖帝的两次让座 , 再有自己的两次拒绝 , 才算一次完整的认错过程 。 少一次 , 不诚心;多一次 , 略显矫情;两次 , 刚刚好!
“你们都看见了 。 朕今天把儿子也叫来了 , 不是叫他来参加你们议政 , 而是叫他来和你们一起说说这天底下做父亲的和做儿子的关系 。 ”
这句话一出 , 裕王的表情变了 , 原来这次会议不光要牵扯“内阁”和“司礼监” , 还有我的问题!
嘉靖帝接着说道:
“从古至今 , 最难的是什么人?不是皇上 , 不是首揆 , 也不是司礼监秉笔大太监 。 什么也不是 , 最难的是父亲 。 ”
这句话一出 , 裕王的心更是一把提起 , 嘉靖帝专门强调了“皇上”、“首揆”和“司礼监秉笔大太监” , “首揆”严嵩的儿子犯了错 , “司礼监秉笔大太监”吕芳的儿子也犯了错 , “皇上”的儿子——我又错在哪里了?
“先说朕自己吧 。 我这个儿子从小就身子弱 , 朕淡泊世事 , 对他管教也少 , 但操心并不少 。 今年他给朕添了个孙子 , 这是为我大明朝立了一大功 。 为父为祖 , 朕赏了他媳妇家十万匹丝绸 。 今天 , 我这个儿子把这十万匹丝绸都退还给朕了 。 ”
模棱两可 , 看不出嘉靖帝的具体态度 , 裕王到底是做对了 , 还是做错了?
“这是儿子不认我这个父亲 , 还是孙子不认我这个祖父?”
态度明朗了 , 嘉靖帝这是生气了啊 , 裕王赶紧下跪 , 静待处置!

大明王朝:第二次朝廷高层会议,嘉靖帝将“御下之术”发挥到极致
文章图片
“都不是 。 我这个儿子是体谅做父亲的艰难 , 这才将十万匹丝绸退了回来 。 也不是退给朕 , 而是退给江南织造局 。 因为有人打着朕的招牌把粮借给了灾民 。 这个粮朕得还 , 父债子还 , 朕的儿子是为了替朕还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