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康熙登基后,如何对待自己的5个皇室兄弟?不像乾隆,更不像雍正( 二 )


康熙四十二年 , 常宁病逝 , 我们来看下康熙皇帝对待常宁病逝的具体态度:

四十二年 , 薨 。 上方巡幸塞外 , 命诸皇子经理其丧 , 赐银万 , 内务府郎中皂保监修坟茔 , 立碑 , 遣官致祭 。 上还京师 , 临其丧 。
常宁病重 , 正在塞外巡视的康熙皇帝没有回来;常宁病重 , 康熙皇帝也没有及时返回京城 , 只派了皇子前去主持丧仪;好不容易回来了 , 也去参加常宁的葬礼了 , 但却没有了类似福泉病逝时的“哭奠”、“恸不已”表现 。 更关键的是 , 康熙皇帝甚至连个“谥号”都没给 。 由此 , 足见常宁并不被康熙皇帝所喜 。
按照清朝规制 , 常宁病逝 , 其“恭亲王”爵位应由其子海善降级承袭;但对于常宁这种当朝天子的皇室兄弟 , 皇帝一般会给予特殊恩赏 , 也就是说 , 海善一般情况下会直接被封为“恭亲王” 。 但是 , 常宁病逝后 , 海善非但没有享受特殊恩赏 , 甚至连“降级承袭”的资格也没有 , 只承袭了一个“贝勒”爵位 。
可就算如此 , 海善还在康熙五十一年因故被削除了爵位 , 常宁一脉自此没落!
幼年夭折的奇绶康熙六年 , 年仅7岁的奇绶夭折 , 《清史稿》对其的记载极为简单 , 只有短短四个字——“幼殇 , 无封”;《清实录》甚至都没提及这件事 。
让康熙皇帝唏嘘不已的隆禧隆禧 , 顺治帝皇七子 , “平南王”尚可喜的孙女婿 , 康熙皇帝最为疼爱的弟弟 。
康熙十三年 , 康熙皇帝晋封隆禧为“和硕纯亲王” , 这一年 , 隆禧年仅15岁;康熙十八年 , 隆禧不幸病逝 , 这一年 , 隆禧年仅20岁 。
《清实录》有载 , 康熙十八年中元节刚过 , 隆禧病重 , 康熙皇帝前后两次亲临探视 , 并遣医调治 。 隆禧病逝后 , 康熙皇帝“闻讣痛悼 , 传谕辍朝三日” 。 在孝庄太皇太后的劝阻下 , 康熙皇帝虽然未能立即亲往王府祭奠 , 但在丧礼第三日仍旧坚持前往 , “临纯亲王隆禧第 , 举哀” 。
隆禧病逝后 , 其爵位由其遗腹子富尔祜伦承袭 , 特旨获封“纯亲王” , 此时的富尔祜伦尚不满5个月 。 康熙十九年十一月 , 还差两天不到一岁的富尔祜伦夭折 , “纯亲王”爵位除 , 隆禧一脉自此消失于历史舞台 。
就像没存在过的永干康熙六年 , 康熙皇帝最小的弟弟——永干病逝 , 年仅8岁 , 《清史稿》对其的人生过往的记载也只有四个字——“幼殇 , 无封” 。
后记康熙皇帝是幸运的 , 得过天花却能侥幸存活 , 还能因此承袭皇位;皇室兄弟不少 , 但顺治帝的早生早育却让其他们的平均寿命明显偏低 , 省去了康熙皇帝不少麻烦 。 就算有福全、常宁两位兄弟能够对康熙皇权形成威胁 , 但康熙朝前期的内忧外患保证了皇室内部的团结;等到福全、常宁成长起来 , 康熙皇帝也已经牢固掌握了军政大权 , 无惧威胁 。
不管如何 , 康熙皇帝到底没像雍正、乾隆那样 , 视皇室兄弟为敌 , 将皇室兄弟整惨 。 就此来看 , 康熙皇帝能被后世评价为为“千古一帝” , 也并非过誉 。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清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