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雨水时节养生,宜疏肝健脾祛湿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天气回暖,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此时节,养生有何重点呢?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彭康教授介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表明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年|雨水时节养生,宜疏肝健脾祛湿】“雨水也预示着冬季的干冷天气即将结束,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微生物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同时,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也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也是考验。”彭康教授解释说。
中年|雨水时节养生,宜疏肝健脾祛湿
文章插图
彭康教授指出,从传统医学角度而言,春季肝气旺盛,肝主生发,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肝气不畅或生发太过都容易伤脾,肝脾不调,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特别是在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中焦脾胃。同时湿邪留恋,难以祛除,故雨水前后在养肝疏肝的同时也应当主要养护中焦脾胃,疏肝健脾,使肝脾调和。这里介绍几种调理肝脾的中药。
1.香附
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又名莎草根。始载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迄今已有1500多年。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调中,调经止痛的功效,本品主入肝经气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既能疏肝解郁,又能行气理中,防止肝气横逆伤脾。临床上,如良附丸(《良方集腋》)配伍高良姜,用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本品能入脾经,有宽中、消食下气的作用,也常用于脾胃气滞证。本品辛行苦泄,还善于疏理肝气,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水煎服,每日用量5-10克。
2.佛手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味辛、苦、甘,性温;入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本品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证。本品入脾,气味芳香,能醒脾理气,和中导滞,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还可燥湿健脾化痰,用于久咳痰多,胸闷痛等,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香豆精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佛手内酯、柠檬内酯、橙皮苷等,佛手醇提物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佛手多糖对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水煎服,每日5-10克。佛手柑可制作成凉果食用。
3.香橼
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橼的成熟果实,香橼的栽培史在中国已有二千余年。味辛、微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本品辛散苦泄,入肝经而能疏理肝气而止痛,用治肝郁胸胁胀痛。气香醒脾,入脾胃以行气宽中,用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等。入肺而理气宽胸,化痰止咳,用治痰多、咳嗽、胸闷等。现代研究,本品含橙皮苷、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及挥发油等,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并有祛痰作用。水煎服,每日5-10克。香橼适量打成粗粉,水煮浓缩与炼蜜拌匀成膏,用治咳嗽。香橼果实成熟后采摘下来经过简单加工用糖煮制成香橼蜜饯食用。
通讯员:李凯欣、朱钦文
责编:郭静
文字校对: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