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者王和:“横竖”都是为了更好地养老( 三 )


对于保险业而言 ,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是一个客观现实 , 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 因此 , 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 , 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是不能回避 , 且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 虽然面临的问题多 , 困难大 , 挑战大 , 但我们没有退路 , 且刻不容缓 。 同时 , 老龄化 , 既是挑战 , 更是机遇 , “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 吸引的不仅是资金 , 更有资源、技术和创新能力 , 并不断“模糊”着养老保险的边界 , 因此 , 保险业的“当务之急”是清醒地认识到:养老保险 , 即使是个人养老保险 , 并非保险行业的“封地” , “第三支柱”也不是“应许之柱” 。 因为 , “生命表”不是保险业的“独家秘笈” 。 近年来 , “养老金融”和“康养行业” , 不仅是从概念 , 更是从产品、服务和客户等各个领域 , 对商业养老保险已经形成了“大兵压境”且“咄咄逼人”的“围攻”之势 。
保险业要应对挑战 , 更好地参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 首先 , 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问题 , 核心和关键是解决“为了谁” , 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 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过程中 , 一些企业更多是从“做大”自身的目的出发 , 因此 , 无论是产品 , 还是经营 , 自觉和不自觉地陷入“以我为主”和“自以为是”的局限 , 较少能够从客户的视角和体验看问题 , 产品缺乏真正和真实的市场吸引力就在所难免 。 例如 , 曾经“轰轰烈烈”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 最终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 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 针对这些问题 , 企业更多地不是从内部查问题 , 找原因 , 而是希望通过市场 , 特别是营销的方式解决 , 于是 , “保险产品是靠营销出去”的观念 , 甚嚣尘上 , 并相信“只要激励政策到位” , 无论什么产品 , 都能够推销出去 , 于是 , 各种营销“模式”和“手段”就大行其道 , 各种误导消费和违规经营就在所难免 。
其次 , 养老保险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 , 因此 , 发展养老保险固然需要政策支持 , 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 , 但“优惠政策”肯定不是发展养老保险的必要和前提条件 , 同时 ,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 , 一种“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推出也并非易事 , 特别是要将其与商业保险进行结合 , 更是“难上加难” 。 我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设计和出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 更重要的是这种“费尽千辛万苦”推出的政策 , 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好” , 自2018年启动试点以来 , 行业推出60多款产品 , 但投保人数不过几万人 , 保费也只有区区几亿元 。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家金融机构发行了一款“养老金融”产品 , 在没有任何“优惠政策”的条件下 , 在很短的时间内 , 就销售了300亿元 。 保险业需要反思的是:在坐拥“地位优势” , 并手执“优惠政策”的情况下 , 依然“绩不如人” , 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可以肯定的是: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在“供给侧” , 而“供给侧”的关键是产品的真正适销对路 , 即是客户真实需要 , 且认为是“物有所值”的产品 。
第三 , 如果认同“居家”和“社区”是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的“主战场” , 那么 , 保险业就需要将目光、精力和资源聚焦到这一领域 , 按照“问题导向”的工作原则 , 针对社区和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 , 针对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 特别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思考和方案 , 特别是要关注科技赋能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近年来 , 养老资源和服务“进社区”已成为一种新趋势 , 并催生了养老的新经济、新商业和新服务 , 特别是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养老院、托老所、虚拟养老院、养老驿站等 , 如雨后春笋 , 应运而生 , 并快速发展 , 同时 , 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居家养老解决技术和方案也如火如荼地发展 。
面向未来 , 保险业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 以“时不我待”的心态 , “躬身入局”的姿态 , 加紧行动 , 尽快布局 , 积极参与并全面融入到社区和家庭养老的事业中 。 要充分利用保险资金的优势 , 加强对社区和家庭养老基础设施的投入、参与和合作 , 并通过建设和培育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 开展“半实物给付”的养老保险服务模式创新 , 同时 , “保险养老机构”的小型化、社区化和连锁化也更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 , 如大家保险的“城心养老”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 此外 , 在智能家居的背景下 , 养老领域的“黑科技”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 , 特别是探索智慧康养模式和人机交互的长期护理模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