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前研究员携海普润闯关IPO 对赌协议泄密业绩困窘之实( 二 )


更值得注意的是 , 正如上述所言 , 还未上市的海普润 , 实际上近两年的发展似乎颓势已显 , 已经大幅低于其内部股东和投资人早前的预期 。
2018年2月 , 海普润相关股东所签署的一份带有对赌协议性质的《合资合同》便是明证 。
2018年2月13日 , 成立刚刚两年的海普润进行其第三次增资 , 由美国知名投资企业摩根士丹利管理的投资基金NHPEAHydroHoldingB.V(下称“NHPEA”)以人民币16250万元的等值美元认购海普润有限新增注册资本1993.68万元 。 此次认购完毕后 , NHPEA则以持股25%的比例位列海普润第二大股东之位 。
在投资界久负盛名的摩根士丹利操盘下 , NHPEA入股的同时也与海普润原有的相关股东签署了一系列带有对赌性质的投资协议 , 其中不仅约定了NHPEA享有优先购买权、共同出售权、优先认购权、反摊薄保护、拖售权等等 , 同时也要求海普润原有股东作出了业绩承诺 。
“业绩承诺在投资案例中是非常常见的 , 业绩承诺一般都是经过谨慎评估后所得出的 , 这不仅是对投资者投资层面一定程度的保护 , 也是原有股东对企业的发展信心 。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坦言 。
叩叩财讯获悉 , 海普润与NHPEA之间签订的业绩承诺共有两层 , 一层为业绩目标 , 另一层为较高目标 , 如果海普润没有完成业绩目标的话 , NHPEA将有权启动包括要求股权回购和补偿等措施 , 而如果海普润完成了较高目标 , 则承诺予以海普润管理层以奖励 。
不过遗憾的是 , 斯时的海普润及其原有股东们显然大大高估了其发展潜力 , 所制定的最为基本的业绩目标相较于其实际完成数可谓相差甚远 , 更难企及带有奖励性质的“较高目标” 。
据海普润实控人刘必前等人与NHPEA签订的有关对赌协议显示 , 海普润及其原有股东向NHPEA作出业绩目标保证 , 2017年至2020年间 , 海普润在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归属于股东的税后净利润(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将分别不少于2300万元、7000万元、1.2亿和2亿元 , 即2017年至2020年四年间累积目标净利润4.13亿 。
如果海普润的管理层想要获得业绩奖励 , 那么2018年至2020年间 , 海普润的税后净利润则必须要分别达到8000万、1.5亿和3亿元 。

中科院前研究员携海普润闯关IPO 对赌协议泄密业绩困窘之实
文章图片
对于海普润近几年的真实业绩 , 除了2017年其净利润约为2243.7万元勉强算是基本达到业绩承诺外 , 其2018年、2019年净利润仅仅分别录得4660.6万和7259.6万 , 与业绩承诺中最基本业绩目标的7000万和1.2亿分别相差2340万和4740万元 , 也就是说在2018年和2019年两年中 , 海普润仅完成业绩承诺的67%和60% 。

中科院前研究员携海普润闯关IPO 对赌协议泄密业绩困窘之实
文章图片
此外 , 从目前2020年上半年仅2220余万的净利润来看 , 加上疫情的影响 , 2020年要完成2亿元的净利润 , 对于海普润而言几乎是天方夜谭 。
显然 , 虽然因为海普润正在申请IPO的原由 , 上述对赌协议的有关规定暂时性终止(按照有关补充协议 , 如果此次海普润IPO一旦失败 , 相关对赌协议又会重新生效并追溯至协议签订期) , 但这并不影响海普润近两年来经营能力远不如预期的事实 。
问题来了 。
2018年时 , 海普润及其股东是基于何种因素而得出上述如今来看颇被高估的业绩承诺呢?此后两年时间里 , 海普润又到底经历了何种变故而使得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呢?是海普润及其管理层对盈利的预计不够审慎?还是因为海普润行业地位或其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所致?那么这是否会继续影响到海普润持续盈利能力?
“还未上市 , 尤其是在最近的IPO报告期内 , 其业绩就已经大幅低于预期 , 海普润的确是需要对监管层和投资者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认为 。
2)大客户依赖的困窘

中科院前研究员携海普润闯关IPO 对赌协议泄密业绩困窘之实
文章图片
近两年来海普润业绩上的困顿 , 与其对单一大客户的严重依赖不无关联 。
在海普润此次IPO的招股书风险提示一项下 , 其也不得不承认 , 客户集中度和单一客户占比较高是其风险的首当其冲者 。
相关数据显示 , 在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 , 海普润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22%、83.08%、73.65%和81.70% , 其中 , 对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以下统称“金达莱”)的销售收入占比更是分别达到53.71%、71.26%、58.64%和5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