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关注中国这个新湾区?


为何要关注中国这个新湾区?
文章图片
无锡 , 素来有着“太湖明珠”的美称 。
科创日益重要的今天 , 不少城市都拿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规划 , 杭州有城西科创大走廊 , 武汉有光谷科创大走廊 , 合肥有滨湖科学城……作为民族工商业发源地 , 无锡也打出了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规划 。
自2020年9月以来 , 无锡举全市之力 , 目标将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在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领域培育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 构建适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跑发展需求的创新治理体系 。
每一个创新地理集群 , 如各大湾区、科创走廊或科创带 , 其崛起无不需要一个可以引领这一创新集群的龙头 , 更需要能够打响区域品牌 , 吸引全球、全国性创新要素积聚 , 进而辐射带动周边的名片式区域 。
太湖湾科创带也不例外 。
未来:打出太湖明珠的“科创名片”
放眼太湖湾科创带内诸多板块 , 无锡市滨湖区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将科教、山水、产业三大资源汇集一区之地 。
纵观各地的科创布局 , 在多个板块的分工与合作中 , 总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科创核心 。 它既作为中坚力量 , 以集聚的科研资源为整个区域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又是人们认识这座城市科创能力的一张名片 。 就像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 , 杭州城西的未来科技城、武汉光谷的东湖科学城……
这张以科创园区为代表的名片之所以重要 , 就在于创新需要人才、资源高度集中 。 身处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地区 , 对于想要杀出重围 , 实现科创能力突破的城市 , 只有打响科研名片 , 形成“品牌效应” , 才能够更进一步吸引来自全国的人才与技术 。
在3月1日举行的2021滨湖创新大会上 , 滨湖区明确提出要全力建设成为太湖湾科创带的“引领区” 。 从会议上滨湖区向外界展示的资源与规划来看 , 太湖湾科创带上那张至关重要的创新名片极有可能将会诞生于此 。 而对于无锡来讲 , 滨湖区恰恰也是最有条件承担起这一任务的板块 。

为何要关注中国这个新湾区?
文章图片
之所以这样讲 , 首先在于科创资源集聚所带来的底气 。 滨湖区内聚集了无锡近90%的科教资源 , 其中包括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等高校 , 也有江南计算机研究所、中船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 , 中电科58所等省部级科研机构 。 正在建设中的太湖实验室也坐落在滨湖区 , 是江苏省争创国家级实验室的三个重点实验室之一 。
在研发投入与科创产业带动方面 , 2020年滨湖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52%,高新产业产值419.65亿元 , 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70.74% , 居无锡市第一 。
其次 , 在于秀美的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的结合 。 在国内领先的一些科创带 , 如广深科创走廊 , 就有一些宜居宜业的创新集聚点 。 2018年 , 华为将终端总部从深圳搬迁到了东莞松山湖 。 华为此举一度引起了外界的广泛讨论 。 除了毗邻深圳的地理位置、低廉的用地成本 , 松山湖绝佳的生态环境也华为迁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 实际上 , 许多全球知名的科创园区 , 像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等 , 都坐落在生态环境优美之地 。

为何要关注中国这个新湾区?
文章图片
航拍中国广东东莞华为松山湖建筑
这并非巧合 。 因为创新是一种思维的创造性活动 , 需要舒适的环境与开阔的空间 。 相对其他产业而言 , 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多影响 。 可以说二者相得益彰 。
在这一方面 , 滨湖区也已初具雏形 。 比如 , 位于马山的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 生态环境优美 , 三面环湖 , 绿化覆盖率高达70% 。 山水资源丰富的同时它还有着另一面 , 那就是生命健康产业的集聚地:园区内共有包括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华瑞制药在内14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的生命科学产业园区 , 涉及领域涵盖生物技术、制药、研发服务外包、医疗器械等多个方面 。

为何要关注中国这个新湾区?
文章图片
那么既然滨湖区有此潜质 , 在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过程中 , 哪里能够成为整个太湖湾科创带上的创新名片呢?
责任:构建高端要素区域共享系统
应该看到 , 良好的自然环境 , 只是打造起科创名片的必备条件之一 。 毕竟不是每一个区域都能够像松山湖一样 , 吸引来华为这样的大企业迁入 , 进而完成跃升 。 能决定科创园区知名度的 , 只有科研资源的集聚度与水平 , 而滨湖区的这一“智力条件” , 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