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城如其名,孝行义举无处不在
位于山西腹地的孝义古城,城如其名,孝行义举无处不在。
文章插图
就拿孝义人的日常吃食来说吧,当地最有名的羊杂汤,一般都炖得烂烂的,就是为了照顾老年人的牙口。
文章插图
孩子们给长辈买衣服,打听价格在其次,只问舒服与否、合身与否、好看与否,老人满意立马就买走。
文章插图
孝与义,是这座城千年不变的文化根基。
子承父志大禹治水
孝河,被称作孝义的母亲河,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河流,其名字的由来也有一段故事。
文章插图
【孝义:城如其名,孝行义举无处不在】当年,大禹的父亲鲧被舜安排治水,但却因治水不力而被判死刑。
在临刑之前,鲧叮嘱大禹说,是自己治水不力给百姓造成灾难,死不足惜,希望大禹能够继续治水,还百姓太平生活。
文章插图
大禹深知治水是一件生死难测的差事,一旦完成不了,很可能步父亲的后尘,但为了父亲的嘱托,大禹毅然走上了治水之路。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他改变治水策略,顺势而为,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水患,最终完成父亲遗愿,让洪水流向了大海。
文章插图
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当地人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禹王庙。感念大禹的孝心,当地先人便把治水留下的河称作孝河。
承父母之志,完成先人的心愿。自此,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孝义人心中播下了孝老尊亲的种子,“孝”文化逐渐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
文章插图
割股奉亲敬德归唐天子赐名
孝义原名永安,孝义这个名字的得来,还要追溯到唐代。
文章插图
唐朝初年,李世民带兵来到孝义城西的白壁关,与当时镇守此地的尉迟敬德对峙。
为避战火,很多百姓四处逃离,其中一个名叫郑兴的人,背着寡母逃到了山上。
文章插图
时值隆冬,山上没有一点食物,久病的母亲气息奄奄,情急之下,郑兴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母亲煮汤喝,母亲才得以活了下来。
常年的征战让生灵涂炭,尉迟敬德听到郑兴割股奉亲的事,“数夜不得寐”,他决定停止杀伐,归顺“以孝治军、宽仁待臣”的李世民。
文章插图
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郑兴“割股奉亲”的孝行和尉迟敬德归唐的义举,便下诏改永安为“孝义”,并赐名郑兴故里为“大孝里”。
耗尽家财义救乡邻
古城十字街中央,高耸着一座始建于汉代的中阳楼,古楼不仅见证着孝义城的繁华,更是古城中的一座精神丰碑。
楼上有一副十对联十分有名,乃是孝义晚清举人李元晋所题。上联:孝为人之本,下联:义乃君子宗,横批:行孝仗义。
当地人说,能在地标建筑题匾留字的,都是贤达人士,李元晋自然也是。
文章插图
民国初期,孝义遭受了一场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陷入极大困境。
在外经商的李元晋听闻家乡遭难,便匆匆赶回孝义,想办法帮助乡亲们渡过难关。
文章插图
回到家乡后,李元晋开放自家的粮仓,赈济灾民。很快,自家的存粮就见底了。
见状,李元晋便又花重金去外地买粮,大笔的投入很快让李家捉襟见肘,家里的钱花完了,李元晋便变卖田产继续购粮。
文章插图
在救济的过程中,灾民们领到的都是大窝头,而李元晋的家人们领到的却是小窝头。
对李元晋的做法,族中很多人不理解,哪有自家赈灾,自己人却吃不饱的道理,即使不偏向自己人,至少也要做到不偏不倚啊!
文章插图
面对家人的诉苦,李元晋讲明了自己的想法:灾民都是受苦人,苦力重,得多吃;自家人苦轻,少吃点也能扛得过去。
- 特产早知道——孝义柿子
- 车如其名 MINI暗影版车型采用全黑化设计
- 建筑|携手腾讯,北京环球影城如何为中国打造世界级主题公园
- 天安门|18岁设计北京天安门,我国的建筑“鬼才”,其名却很少人知道
- 中年|锦绣绿城如画卷
- 江南四大名城如今依旧富庶,其中两座省会一座最强地级市,还有一座争议较大
- 英国实施封锁,网红扎堆去迪拜,当地外籍人士:美其名曰来工作,却大开派对!
- 天安门的设计者究竟是谁?其名字鲜为人知,设计天安门时才18岁
- 硬汉:初生牛犊不怕虎,人如其名的顶级枪男
- 宝贝喜欢哭闹,家人几易其名,这招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