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南宋系列之循迹千年:凤凰山上的“东南佛国”



凤凰山上的“东南佛国”


上城自古以来就是“珍异所聚”之地,从南宋古都皇城的所在地,到如今“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周末社科讲堂特别推出“走读南宋”系列,将从“循迹千年”“巷陌寻雅”“格物致知”“南宋遗珍”“克己复礼”“公园探秘”六条线路出发,带领大家一起走览南宋风景,感受生动多彩的南宋文化。
本期社科讲堂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循迹千年”第一期,领略“东南佛国”的无限魅力。
五代时,吴越国被誉为“东南佛国”,以杭州为中心,历史上寺庙林立。除了环西湖地区之外,城外凤凰山一带,林木葱郁,又有沿江的便利交通,也曾名刹遍布,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被称为“西湖东南三大佛寺”的梵天寺、圣果寺和栖云寺。
沧桑历尽梵天寺

在凤凰山脚下屹立着两座高耸的经幢,这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梵天寺经幢,它们南北对峙,掩蔽在香樟叶荫之间,相距13米,从它们身上,我们仿佛能隐约瞧见苏轼笔下“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的梵天寺盛景。
经幢到底是什么呢?它源于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在我国五代及两宋时出现最多,一般安置在寺院等地。由于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当时将佛经或佛像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



走读南宋系列之循迹千年:凤凰山上的“东南佛国”
文章插图
梵天寺经幢

梵天寺经幢用太湖石雕刻而成,逐级叠砌33层,总高度15.76米,是浙江省现存最高的经幢,由基座、幢身、腰檐、短柱层及幢顶五部分组成。
幢顶为日月宝珠,雕刻精致,纹饰各异。基座为三层束腰须弥座,雕有覆莲、幡龙、菩萨像等,底层浮雕“九山八海”;束腰浮雕蟠龙,生动威武;上层短柱四周凿成小龛,龛内雕佛像。幢身刻佛经,为八角形,南幢身刻有《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北幢身刻《大佛顶陀罗尼经》,两幢身均刻有建幢记,文末署“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


走读南宋系列之循迹千年:凤凰山上的“东南佛国”
文章插图
经幢上栩栩如生的迦陵频伽

这个自称“天下大元帅”的吴越国王钱俶是谁?他又为何建造梵天寺经幢呢?也许我们可从些许传说中探究到故事的冰山一角。
历代吴越国王崇奉佛教,以末代国王钱俶为甚。钱俶统治吴越的三十一年间,兴寺建塔、刻经立幢,吴越之地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南佛国”。
梵天寺的前身是南塔寺,它是吴越国开国王钱镠为供奉从宁波阿育王寺引来的释迦牟尼舍利而兴建的,后来毁于一场大火。北宋初期,钱俶重建南塔寺,并修建了这两座传承千年的经幢,却未曾想两年后同样毁于一场大火。为了消除灾祸,南塔寺以护法神梵天天王的名号作为寺名,改名“梵天寺”,并得到宋英宗赐额,从此名声渐煊。
南宋灭亡之后,梵天寺虽然幸而逃过了南宋皇宫的那场大火,却不料被元统年间攻入杭州的张士诚毁于一旦。明永乐年间和万历年间,两次重修梵天寺,使其繁华再现,但当清军入关,终被损毁殆尽。

走读南宋系列之循迹千年:凤凰山上的“东南佛国”
文章插图
梵天寺与梵天寺经幢旧影

梵天寺最终还是彻底消失在了风云滚滚的尘世间,独独留下两座沧桑而残存的经幢,默默细数着前尘往事。当我们拾级而上凤凰山,这两座屹立高耸的经幢就用这样的方式宣告着它们的存在,宣告着那座消散在尘烟中古刹的存在。

凤凰山上遗“圣果”
走读南宋系列之循迹千年:凤凰山上的“东南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