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口就是习惯性否定、攻击式评价!看看你平时都对孩子说了些啥

文丨福果妈妈
桃桃放寒假 , 因为疫情在家学习 , 没有托管 , 姥姥每天在家陪护 。
结果桃桃连续三天没有好好完成妈妈留下的作业 。
终于 , 那天在爸爸询问学习进度的时候 , 姥姥补刀:“她这几天都没学习 , 我看她根本就不想学习 , 就知道玩!怎么说都不听!”

一张口就是习惯性否定、攻击式评价!看看你平时都对孩子说了些啥
文章图片
桃桃一听就急了:“我没有!我想学习!你说的不对!我没有!”
桃桃对于姥姥的评价非常激动 , 但是除了反对 , 孩子也没有说出什么 。
直到妈妈说:“妈妈知道 , 你不是不想学习 , 可能是姥姥误解你了 , 那现在能告诉妈妈这两天是因为什么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吗?”
桃桃的情绪才缓和下来 , 跟妈妈交流 。 妈妈留的练习册很简单 , 她很快就写完了 , 生字本写完了 , 跟姥姥说了姥姥忘了买……
姥姥对桃桃的学习情况和写作业的习惯不了解 , 看到孩子写作业时间不长 , 就判断孩子不好好学习 。

一张口就是习惯性否定、攻击式评价!看看你平时都对孩子说了些啥
文章图片
发生问题的时候 , 家长们容易对孩子贴标签:
你总是不听话!我把你生出来你就知道气我!
你就是不想学习!长大了肯定一事无成!
你就知道调皮捣蛋!不像别人一样是好孩子!
你又惹弟弟妹妹生气!当哥哥的一点也不懂事!
攻击式表达、习惯性否定 , 以偏概全 , 贴标签 , 父母这些轻易砸在孩子身上的话 , 会让宝宝感觉到被误解 , 反而不利于沟通和问题解决 。
更可怕的是 , 有些父母除了这样对孩子说话 , 已经不会正常的表达和沟通了 , 亲子之间的交流 , 充斥着的就是这些否定、指责、命令 。 长此以往 , 孩子的成长令人担忧 。

一张口就是习惯性否定、攻击式评价!看看你平时都对孩子说了些啥
文章图片
那么 , 父母如何才能做到和孩子有效沟通呢?
基于心理学的教育基础 , 能够促成良好沟通的核心在于“表达事实+情绪反馈+引导建议” 。
1、表达事实是对事情的客观描述 , 而不是主观评判
用“我注意到你今天看了两个小时的电视”替换“你眼睛还要不要了?看那么长时间电视?”
“你已经连续三天10点以后才睡觉”替换“你怎么天天睡那么晚?”
“现在已经8点了 , 你还没有完成作业”替换“这么晚还不写作业 , 我看你就不想好好学习”
陈述事实让孩子意识到客观实际发生的情况 , 主观评判会导致孩子容易沉浸在长辈批评的情绪中 , 甚至引起对抗情绪 。

一张口就是习惯性否定、攻击式评价!看看你平时都对孩子说了些啥
文章图片
2、情绪反馈是理解宝宝当下的情绪
“妈妈知道这件事发生让你很难过”、“我知道你也不想这样”、“动画片太好看了 , 让你很难控制时间吧?”、“是不是手机里的视频特别好玩 , 让你错过了时间”当宝宝被接纳 , 被理解 , 他才会感受到安全 , 会更容易沟通 。
3、引导建议 , 帮助孩子一起反思造成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让宝宝自己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
“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两天没有做作业呢?”“影响你做作业的原因有哪些?”“考虑到你说的这个原因 , 我们一起改善一下学习日程 。 ”“如何能避免一直看动画片超时呢?有哪些方法?你愿意尝试哪些?”“如果不学习 , 短期内会有什么后果?长期呢?”“你愿意别人对你没有礼貌么?那你愿意跟什么样的人交往呢?别人是不是也一样?那我们如何做到有礼貌?”
相对于强制的压迫和命令 , 当宝宝自己参与反思及制定改善建议的时候 , 才会更好的带来后续改变 。

一张口就是习惯性否定、攻击式评价!看看你平时都对孩子说了些啥
文章图片
想一想我们当我们面临被误解 , 被无端指责的时候 , 是不是第一时间先跳出来反驳呢?这个时候很难心平气和地立刻去反思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
作为70、80后的父母 , 我们常常会对孩子“尬夸”你真棒 , 起因于我们小的时候太少被理解 , 被接纳 , 等我们有了孩子 , 又迫不及待地补偿他我们缺失的认同和认可 。
不是吼叫才能解决问题 , 不是发脾气才能改变现状 , 一遍遍在攻击孩子错误行为的同时 , 脑子也同步在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做 , 但是就没有控制住 。
做父母是一场修行 , 接纳孩子不适当行为的前提其实也是在接纳自己 。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 接纳孩子会犯错 , 接纳自己做60分父母 , 对于孩子最重要的事 , 只是这3样:第一是身体好 , 第二是心理素质好 , 第三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和再学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