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之下的另一个波场( 二 )


目前 , 波场的DeFi生态已然形成闭环 , 单单是Just系列产品就已覆盖了稳定币、借贷、DEX、预言机、跨链资产等主要赛道 。
截至2月23日 , 对标MakerDAO的稳定币发行协议JustStable目前已生成了1.24亿枚USDJ稳定币;
对标Aave的借贷协议Justlend目前存款规模为5.2亿美元 , 借款规模已达2948万美元;
对标Uniswap的去中心化交易所Justswap流动性资金规模已达6.5亿美元 , 24小时交易量接近8579万美元 。
对标wBTC等跨链锚定币的Cross-chainTokens目前已在波场网络上发行了15111枚BTC、20004枚ETH、257186枚LTC 。
除Just系列外 , 生态之内也有着其他一些社区自行构建的DeFi项目 , 像是GoldenEggs、GaussFans、UnifiProtocol近期都有着还不错的日活数据 。
使用波场系DeFi产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丝滑和自由 。 所谓丝滑是指合约的响应速度相当快 , 简单的几笔操作基本都是以秒为单位确认;自由则是指近乎为零的手续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 用户可以依照自己的判断自由操作 , 没有亲身体验过的玩家可以脑补一下自己使用TRC-20USDT转账时的感受 。
另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是 , 尽管波场在实际TPS上较以太坊已有明显优势 , 但在扩容方面却出人意外地上心 。 SunNetwork(DAppChain)这一项目乍一听像是孙哥在给自己打广告 , 但作为波场的智能合约侧链扩容项目 , SunNetwork希望做到的是给主网提供无限扩容的能力 , 为后续日益增长的链上活动提供支持 。
在1月25日流传的社群聊天记录中 , 孙哥也曾提到过SunNetwork将与“平行链拍卖”、DeFi一并成为波场未来的三大重点方向 。
被放大了的印象面
从基本面上来看 , 波场展示了一副生机相当盎然的公链生态 。 然而 , 或许是孙哥个人影响所致 , 人们在谈及波场时总是会忽视其基本面状况 , 而是会聚焦于印象面 , 这些印象往往又绕不开关于孙哥本人以及波场网络的各项争议 。
上文提到波场系DeFi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但许多DeFi老玩家却都表示从未尝试过波场系DeFi项目 。 在咨询了部分用户后 , 我们发现社区对波场系DeFi最大的质疑在于应用质量残参差不齐 , 充斥着“土狗”项目 , 一些极端的跑路事件更是导致人们对波场系DeFi的信任度下降 。
针对这一点 , 我们联系到了一位参与过Just系列项目的开发者Chen 。 Chen表示 , 跑路事件在每条公链之上都曾发生过 , 其决定原因是开发团队自身的道德底线 , 所以拿跑路事件去苛责公链是不够公允的 。 由于波场链上操作成本更低 , 对于那些一开始就不怀好意的团队而言 , 在波场网络上进行开发的作恶成本也就更低 , 但链上操作成本作为更低绝对不是也不应该是被诟病的理由 。 “土狗”项目充斥其实是DeFi发展早期阶段的阵痛 , 现在波场也有了白名单机制 , 可以看出事态是在正向发展的 。
除了项目质量偏低外 , 社区关于波场系项目的另一大质疑在于“抄袭问题” 。 事实上 , 自波场诞生之初 , 围绕这一点的争论就从未断绝 。
针对这一点 , 另一位开发者Arnold表示:“以太坊作为行业的先行者 , 确实有许多创新的地方很值得学习 , 对于后来者而言 , 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 我自己以前也曾在以太坊链上开发过 , 就自身体验来说 , 波场最大的改进在于克服了以太坊在性能上的不足 , 能够进行更高效的迭代优化 , 开发者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去部署自己的想法 , 为用户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 ”
新的机遇与挑战
行业大洗盘下 , 公链的竞争格局正呈现着新的景象 。
DeFi的爆发助力以太坊在2020年建立了巨大的生态规模优势 , 但随着ETH的价格突破历史新高 , 以太坊的链上操作成本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 一笔普普通通的交易往往需要支付数十美元的gas费用 , 最近的大回调期间甚至出现了“万刀gas费” , 对于部署应用的开发者以及小散用户来说都不够友好 , 扩容+降费势在必行 。

喧嚣之下的另一个波场
文章图片
对于新生代公链而言 , 基础设施的开发工作是当务之急 , 短期内追上先行者们的规模与网络效应并不现实 , 所以打通与以太坊之间的生态壁垒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决定 , 但落地时间及最终效果都还需要观望 。
波场的情况似乎与其他项目完全不同 。 与新生代项目相比 , 波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应用确实更加完善 , EOS的深陷泥潭让波场成为了老公链中唯一一个可与以太坊叫板的挑战者 。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所谓的“波场平行链拍卖”到底是要做什么 , 但孙哥提到的另外两项重点DeFi以及SunNetwork方向已然足够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