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20亿增持,科大讯飞第二春?


实控人20亿增持,科大讯飞第二春?
文章图片
文|王方玉
编辑|杨旭然
出品|Tide-Biz
“高位减持、低位增持”的操作在A股市场上屡见不鲜 , 但公司实控人自掏腰包在高位增持自家股票 , 确实少有 。
1月19日 , 股价位于近两年来高位的科大讯飞(SZ:002230)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 总额在20亿元至26亿元之间 。 公司董事长及实际控制人刘庆峰 , 以及其控制的安徽言知科技有限公司将全盘认购 。
随后的2月8日 , 刘庆峰在会议上提出科大讯飞“十亿用户 , 千亿收入 , 万亿生态”的五年奋斗目标更是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热情 。
自增持消息发布当日至今 , 科大讯飞的股价最高区间涨幅接近30% , 并在2月23日创下了历史新高 , 市值突破1264亿 。

实控人20亿增持,科大讯飞第二春?
文章图片
一般来说 , 实控人的高位增持源于对公司未来高增长的信心 。 在疫情带动医疗、非接触服务、城市治理等AI应用场景的落地的情况下 , 科大讯飞2020年前三季度也实现了较为可观的利润增长 , 业务进展在教育领域也有明显突破 。
2021年将是AI资本化的大年 , 以三小龙为代表的AI公司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有券商机构指出 , 2021年将是AI产业化应用的大年,有望实现规模化的应用 。
蛰伏数年的科大讯飞 , 能否在AI发展的新阶段找到第二增长曲线?科大讯飞的股价在近期大起大落 , 2月23日股价涨停 , 2月24日则随即跌停 , 市场犹疑摇摆 。
更进一步问 , AI即将迎来的是全面的规模化应用 , 还是仅在教育上的单场景突破?科大讯飞2021年在教育业务上能够实现单一场景的爆发吗?这将是影响科大讯飞业绩增速和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
实控人20亿增持,科大讯飞第二春?】拐点已至?
回顾2020年 , 有“人工智能第一股”之称的科大讯飞迎来了“戴维斯双击” 。
疫情加速了AI在医疗、非接触服务、城市治理等场景的落地 , 科大讯飞的业绩表现也在2020年一季度的亏损之后实现反转 , 并加速成长 。
财报数据显示 , 科大讯飞在2020年第一季度出现1.31亿元亏损后 , 前三季度营收增长了10.82% , 净利润的增速达到了48.36% 。
与此同时 , 科大讯飞的股价也在2020年快速拉升 , 已经提高到了近两年的高位 。
股价的上涨一方面来自于2020年业绩的意外高增长 , 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对未来高增长的预期 。
2021年将是AI公司的IPO大年 , 包括旷视、云从、依图、云天励飞都计划在今年上市 , 券商普遍给予AI行业极乐观的增长预期 。
如国海证券就指出 , 人工智能开始从早期技术驱动向商业驱动发展 , 进入商用爆发阶段 。
因重仓特斯拉而闻名的“牛市女皇”CathieWood和她的ARK基金更是看好AI , 她的研究团队近期提出了15个宏大而前景广阔的投资主题 , AI是其中的重头戏 。 其研究指出 , 深度学习将在未来15-20年里 , 为全球股票市场增加30万亿美元的市值 。

实控人20亿增持,科大讯飞第二春?
文章图片
科大讯飞实控人20亿的增持和“千亿收入 , 万亿生态”目标更是加深了这一预期——2021年AI行业将迎来规模化应用的爆发 , 科大讯飞有望迎来发展拐点 , 实现持续高速的增长 。
不过 , “AI进入商用爆发阶段”的结论 , 并未得到专业机构和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
IDC近期发布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展报告显示 , AI已经在生物识别、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 , 预计下一阶段智能零售和智能制造是发力重点;而智慧医疗和教育的长期潜力较大 , 需要较长时间培育、积累 。
这一结论与“AI四小龙”之一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印奇的判断十分相近 。
印奇在今年2月接受采访时表示 , 5年内人工智能会在三大场景下大爆发:第一个是以消费电子、手机为核心 , 第二个是智慧城市 , 这两个领域已经很明确爆发了;第三个更大的场景: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 , 这个领域值得期待 , 但需要时间 。
这意味着 , 当下并不是AI在所有领域全面爆发的拐点 。 除了成熟的智慧城市、手机AI应用 ,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场景是更大的市场 , 但其爆发时间未知 。
科大讯飞的toB业务包括教育、智慧城市、智慧政法、智慧医疗;并开始进军智能零售、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业务 。 而教育和智慧医疗场景爆发的拐点仍然未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