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师春印:30余年打造“蘑菇村”父子接力带领村民致富

浚县大齐村师春印
30余年打造“蘑菇村”父子接力带领村民致富

鹤壁师春印:30余年打造“蘑菇村”父子接力带领村民致富
文章图片
师春印查看蘑菇长势 。
□鹤报融媒体采访人员祁凯燕文/图
2月23日下午 , 采访人员来到浚县王庄镇大齐村 , 在位于该村的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 , 58岁的村民师春印正捧着一袋菌种棒细细查看 。 “蘑菇生长情况不错 , 看这长势一天产上万斤不是啥难事儿 。 ”师春印指着肥硕的蘑菇喜不自胜 。
借来100多元开启蘑菇栽培事业
带领乡亲打造“蘑菇村”
“1983年我去安阳走亲戚的时候 , 第一次在那边的菜市场见到有人卖蘑菇 。 蘑菇在那个年代能卖到一斤一块多钱 , 比猪肉还贵 , 我当时便有了种植蘑菇的想法 。 ”师春印向采访人员讲起了他种植蘑菇的经历 。
当年高中毕业后 , 师春印到村里的林场做会计 , 每月10多元的收入在村民眼里已经是高工资了 , 他却不愿安于现状 , 一心想闯出一番事业 。 有了种植蘑菇的想法后 , 师春印四处打听 , 终于在1984年冬天得知浚县王庄镇有一名退伍军人在开办蘑菇种植培训班 , 便背着一床棉被前去学习蘑菇种植技术 。 经过20多天的学习 , 师春印和一同参加培训的两个本村村民各拿出50元购买了蘑菇菌种、培养基 。 由于理论知识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 , 他们无法准确掌握种植蘑菇的湿度和温度 , 导致菌种大面积坏死 , 只有极少量菌种长出蘑菇 。 师春印没有气馁 , 他把蘑菇菌种抱回家放在床头 , 每天细细观察其生长状态 , 终于逐步掌握了蘑菇的生长规律 。
“从头再来!”师春印向亲戚借来100多元重新买回一批菌种 。 “那个时候经常有人说我魔怔了 , 只要一提起蘑菇 , 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 ”师春印说 , 那段时间他确实满脑子想的都是咋样种蘑菇 , 曾多次前往当时的市农科所向技术人员请教 , 或是骑车奔波上百里到外地请教种植能人 , 同时借钱买来大量技术资料 。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冬天 , 师春印种植的蘑菇迎来丰收 。 卖出蘑菇后 , 师春印把挣来的钱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 , 他从家庭型田间种植模式发展成大棚种植 , 从1个大棚发展到7个大棚 , 蘑菇日产量从不足百斤增至3000多斤 。
凭着蘑菇种植 , 师春印家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 为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 师春印又免费开办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 , 同时开办菌种厂 , 专门为大家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 在他的带动下 , 大齐村有100多名村民先后从事蘑菇种植 , 大齐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蘑菇村” 。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
两代人坚守在蘑菇大棚
“虽然已经干了几十年的蘑菇种植 , 但直到现在我们也不敢偷懒 。 ”师春印说 ,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 。
“每次制作蘑菇菌种都是大工程 , 食用菌生产基地制作菌种发酵包一次需要500多吨原料 , 装包全靠人工 。 ”据师春印讲 , 培育食用菌要经历3个阶段 , 从母种到原种 , 再到栽培种 , 需要100天左右的时间 。 育种期必须时刻紧盯 , 他和儿子每天都要入棚检查30多次 , 一袋一袋观察 , 用手感觉菌种温度 , 夜间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起床查看情况 , 连续3个月睡不了囫囵觉 。 因为在此过程中菌种容易发生感染 , 出现曲霉菌、绿毛菌等真菌 , 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可能减产或白忙活一场 。
“到了养菌阶段更不能松懈 。 ”师春印说 , 菌包搬入大棚后要按照实时天气对其进行归置 , 时刻观察棚内温度、湿度、菌丝生长情况 , 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措施 。 每逢年底 , 师春印父子都要和工人一起熬夜采摘蘑菇 。
师春印3岁多的小孙子平时被大家亲切地叫做“小蘑菇头儿” , 从1岁多就跟着家人进棚帮忙干活儿 , 且采摘起蘑菇来丝毫不逊色熟练工人 。
随着种植基地的发展 , 师春印组织成立了食用菌协会及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 在用劳动换来丰硕成果后 , 师春印捐资帮村里小学盖起教学楼 , 并往学校食堂送新鲜的蘑菇 , 疫情防控期间 , 还慷慨解囊捐资抗疫……
子承父业
扩大种植规模提供就业平台
“近些年种植基地的各项工作靠儿子操心 , 年轻人精力充沛 , 思想观念更靠前 。 ”令师春印欣慰的是 , 他大学毕业的儿子主动回乡到他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蘑菇 。
师春印告诉采访人员 , 儿子师乃宾大学毕业后放弃城里的工作 , 父子俩齐心协力种植食用菌 。 他们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的13个种植大棚共占地50亩 , 一个大棚有4万斤左右的菌料包 , 收获期内日产食用菌达2万斤 , 并畅销新乡、安阳、濮阳等地 。 除了线下销售 , 师乃宾还通过网络 , 将他们种植的食用菌远销各地 。 为了打响产品知名度 , 师乃宾还邀请专业机构对不同批次的蘑菇做质检 , 申请“绿色农产品”品牌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