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胶东花饽饽:蒸出来的“艺术品”|听非遗讲故事

为使正月里不用再做主食 , 在每年春节前几天 , 胶东地区很多家庭都会准备花饽饽 , 同时要做四个“圣虫”、八个大枣饽饽等 。 大枣饽饽等用来供奉先人;“圣虫”则放在馒头缸里 , 可保当年丰收 , 不会断粮 , 表达民众向往生活富足的愿望 。
家住山东招远的“民间高手”王青梅每天都在笼屉周围忙活 , 制作胶东特色花饽饽成为她生活的重要部分 。
“我一直特别喜欢面艺 , 虽然制作过程辛苦 , 但是揭开锅盖 , 看到漂亮的作品 , 一切疲劳都消除了 。 ”王青梅爽朗地笑开了 。 在她灵巧的双手下 , 面团变换成各种造型:传统的寿桃 , 开花大馒头 , 浪漫的玫瑰花 , 调皮的小猫咪……创意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 , 也有对传统手艺的继承 。
习俗|胶东花饽饽:蒸出来的“艺术品”|听非遗讲故事文章插图
王青梅制作的花饽饽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习俗|胶东花饽饽:蒸出来的“艺术品”|听非遗讲故事文章插图
王青梅制作的花饽饽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花饽饽现在很流行 , 没有奶油的甜腻 , 造型百变 , 用料健康 , 可以说是老少咸宜 。 ”王青梅说 , 黄色是胡萝卜汁染成的 , 红色是红曲米 , 绿色是菠菜 , 紫色是紫薯 , 饽饽上鲜艳生动的颜色都是纯天然 。
饽饽做得好 , 顾客寻味而至 。 “大寿糕费工夫 , 每天也就做三四个 , 像玫瑰花这种小个头 , 每天能做一百多个 。 ”王青梅说 , 省外的顾客也不少 , 她的饽饽已经卖到了上海、北京、杭州和哈尔滨等多个城市 。
胶东花饽饽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雨萍介绍 , 花饽饽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 , 至今仍然流行于山东烟台、威海等胶东地区 。 聪明勤劳的胶东农村妇女在各种传统节日期间 , 用面团做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寓意造型 , 蒸熟凉透 , 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 , 便成了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 。
习俗|胶东花饽饽:蒸出来的“艺术品”|听非遗讲故事文章插图
胶东花饽饽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雨萍正在制作花饽饽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花饽饽的制作流程包括和面、发面、揉面、捏型、雕刻、锅蒸、上色等步骤 , 以刀、剪、笔等工具进行创作 。 ”贾雨萍说 , 在制作技法上 , 不同地域各有特色 , 风格不同 。 按人生礼仪、岁时节物和各地习俗 , 通常分为“结婚”“送三”“百岁”“过年”等几个大类别 。
“胶东花饽饽习俗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 , 体现了人类艺术淳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 ”贾雨萍说 , 作为传承者 , 她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一习俗传承下去 。
近几年 , 贾雨萍除了制作花饽饽之外 , 还经常在家乡山东栖霞的幼儿园、中小学及职业院校中授课 , 讲述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 。 “很多人着重于介绍面塑的技艺 , 但我通常以讲述胶东花饽饽的历史和当地民俗文化为主 , 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历史和传统的认识及印象 。 ”贾雨萍说 。
【习俗|胶东花饽饽:蒸出来的“艺术品”|听非遗讲故事】采访人员:张武岳、张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