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堑城”游记( 五 )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
靠近南城墙死胡同处的房屋
我说:听说老城要改造了,东边这一带的城墙会不会重新垫修起来?他说:说不来。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都说要修老城了,现在我儿子都二十了,还没见动工。我说:快了,这次要动真格的了!他说:但愿吧!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
老城东城墙北段
告别中年男子,我返回东门坡向北走。往城高处看,发现东门坡北边一带,老城墙都还在,保留大体还完整。只是伤痕累累,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和往事的沧桑。在那高高的城垛上边,靠墙边还盖有几座房屋,不知现在还住没住人?真为这些房屋担忧。在东城的最北边,出现了一段突出的城墙,突出墙外部分有几丈长,一两丈宽,大概是当年设哨所的地方吧?这突出的一段老墙,水土流失严重,可能为保护这段城墙吧,东边墙壁上立排了两摆子木板,在木板中间用四道钢丝绳固定住,护住了墙皮。这四道钢丝绳的固定点在墙里几丈处,砸进一个铁桩,根根绳扎在铁桩上,很是牢靠。墙下贴近公路边立了一个蓝色警示牌,写着“上方墙体崩塌,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城墙的北面和东边一样是目前保留最好的两段古城墙,最能体现“堑城”的特点了。整个高台到地面如刀切一样,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在战争年代,那可是“四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
东城墙最北段已被保护起的突出来的城墙
信步儿来到了北门坡下,绕城公路在这儿端向了北,直通迤山中学。这条公路在当年可说是通往县城的一条主要干线!如今却变成了偏僻之路,半天也看不见一个汽车。温泉河从公路桥下穿过,路东的还有水,路西的河床已干涸。有几个孩童在河床上嬉耍。
老城的北城墙,它和东城墙北段,是目前保留较好的“堑城”城墙。刀切一样,最能体现堑城特点
北门坡不是很陡的,但我走上去还是出了一身汗。来到坡上不远,有一条通往西边的巷子,和前文那个中年妇女说的话刚好吻合。再向前,不远处的路西是一土台子,那里有七八个老头老太在晒太阳:有坐在小凳上的;有在土台子上铺块塑料席地而坐的。他们聊得很开心,不时有笑声传来。彰显了一幅盛世幸福图。这是我在老城偏静处遇到人数最多的一群人了。看来这一段留守的老人还较多。再往前,路东出现一条两米宽的小巷。我走进去,发现巷子很深。在那最里边,有几户人家,似乎没住人。低矮的房子破旧不堪,已成危房。我走出来时想:这个巷和西边那个巷不知在不在“老城十三巷”之列?而北门坡上这个宽巷是不是昔日的街道呢?
还没等我想明白,这条道已走到头了。站在东西街路口,我考虑从那儿下南门坡,最终决定从老友门口过,再出南门。我又来到老文化馆门前,端向南就来到了老友门前。老友名叫仵从巨,是当年搞创作时认识的。他已多年没回家了,老屋依旧。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老屋依旧处城中。他家门前的这条东西巷,可能是“十三巷”中最长的一条巷了,听说叫江米巷,直通南门坡。当年我曾多次从这条巷中穿越,那时这儿也是比较繁华热闹的。如今我又从这里穿越,显得十分冷清,一路走来,没碰见一个人。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
今日的南关街道
下南门坡,要转一个大弯,减缓了坡度。半坡转弯处,有几户人家,屋靓地净的,显得很是清爽。说明这儿还常住着人。到了坡底,向东走就出了南关街,上了环城路,向西是南关大街。我逛了大半天,有点口渴,想喝点水。而我恰好有个同学住在南关,于是就向他家走去。
因为没下城时我已打了电话,所以我到他家时,他早把茶都熬好了。熬的是红茶,听说暖胃。一会老同学傅彦荣也被叫来了,我们仨边喝茶边聊天,聊得好开心。我们聊富平老城,聊老城的改建。我们憧憬着改建后的富平老城。那时候,我们再上老城转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呵!可爱的富平老城!我们期待着你的未来。
2021年2月14日完稿于家中。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