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堑城”游记


文/左顺孝
几十年都没去过富平老城了,十分怀念。
我青少年时期,曾多次来往于富平老城,老城上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我对老城充满了深情厚意。
近几年有了机,多了,凡是看到写有老城的文字,我都有一种亲切感。看得多了,我更加怀念老城了。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
去年炎炎夏日,我曾上了一次老城,但那次重点是游览城上的文化馆旧址,没怎么仔细地看看老城,总觉得有点遗憾,有点不满足。
2021年2月初,我再次去了老城。这次看得过瘾,观得仔细。几乎从各个方位,把老城看了个彻底。下面是我的游览散记。
要上老城去,不管从那个方向走,都有一个大坡在等着你。因为整个老城是在一座高阜上修建的。四面城墙如刀削斧劈一般,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堑城”之一(一座在新疆)。故四门的坡都极陡,尤以西门坡为最,几近45度。而我去时偏偏选的是西门坡,因为我还要探访两个旧址。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
要走西门坡,必经炭巷,而炭巷入口恰处于南关大街正中。这两处地方,昔日可是老城上最繁华热闹之地。可如今途经这两处,却有一种冷清凄凉的感觉。南关大街尚可,还有一些行人穿梭来往,而一进入炭巷如进了无人区,半天碰不见一个人。来到炭巷中段,在路西一家门口的高台阶上,终于遇到一个老头,我上前问他:
“当年炭巷有个书店,咋不见旧房了?”老头一听笑了:“你说的那都是老皇历了,书店早没了,地盘卖给了私人,都建私宅了。”说着手向东一指曰:“那并排的三户人家,就是在老书店旧址上盖的。”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
炭巷老书店遗址上盖三座二层楼
我顺着他手指方向一看,见三家盖的都是平房,屋顶一般齐,大门一样阔,好像是一次统一盖成的。我心中一凉,县城改建,怎能没老书店?那可是当年县城一大景观,这时我心中泛起一种失落感。
书店没了,我又小心翼翼地问老头,炭巷原来还有一个老旅馆,二层楼都是用木板棚的,地盘也卖给私人了吗?老头说:这个老旅馆还在。他手向南一指说:你已经走过了,那“牙科诊所”的南边就是。我对老人说声谢谢,又返身向南走去。

富平“堑城”游记
文章插图
炭巷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一一二层木板楼
我走到近前,一排陈旧的老式二层楼展现眼前。和新式二层楼相比,老旅馆明显矮了半截。这座老旅馆,两层共有二十多间, 有二十多个大窗,每个窗都有方方一尺大的12个格子。格子上,有些玻璃还在,有的已残损或掉落了。没了玻璃的窗格,都有硬纸板钉着,好像是怕风吹蚀了屋里的器物吧。这个老旅馆是砖木结构的拱脊瓦房,墙体是红砖,岁月留下了印痕,锈迹斑斑的。
这个旅馆是我几十年来魂牵梦萦的地方。当年县文化馆举办的业余骨干作者座谈会,常常在这里召开。我们在这里开会,在这里住宿,这里留下了我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该旅馆整个楼全是木头构建的:木的楼梯,木的棚架,连两房之间的隔墙都是木板的。上楼梯、在二层走动,那“踢踢踏踏”楼音,至今还回响在我耳畔。望着这座楼,我如同遇到了久违的老友,心中涌起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里边的木楼梯、木架子床、木楼板都还完好吗?都还保持着原样吗?我好想进去看看,可是楼房中间那道脱了漆的红木门,紧紧地关着,把我挡在了门外。
这时过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问他:这旅馆还是国家的吗?老人沉思了一下说:听说没卖给私人!你想,如果卖给私人,还不早被拆掉了?里边经常有人出入。好像是上边安排看护的。
我走到大门前,见门是在里边用铁链锁着的。我一推,大门露出了半尺多的缝,猛然“呼”的一声,一只大恶狗扑到了门缝处,差点咬了我的手。从门缝望进去,院子很深,里边堆满了垃圾。恶狗还在一下一下地往外扑,吓得我退到了远处。我想:这可能是炭苍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一座古建筑了。听说这个旅馆在清朝末年就有了,距今大约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老城改建了,这所古代的木板楼,可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文物!这种木楼,电视里人们见过,潘金莲在楼上支窗,竹棍失手打了西门庆的一幕,就是在这样的木楼上发生的故事。现在这样宋代式的二层楼,全国还有几座呢?大概不会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