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家城市旅游高端综合体强势来袭,95后不爱景区爱商圈


1000家城市旅游高端综合体强势来袭,95后不爱景区爱商圈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空间秘探(ID:MESPACE007),作者丨许柚
春节期间,杭州武林商圈整体销售额出现大幅增长,据统计,武林商圈五大综合体共实现销售额6.0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32.42%,较2020年同期增长347.29%。
更早之前,《华丽志》汇总了SKP、恒隆广场、IFS、万象城、太古里等五大高端购物中心及商业地产2020年的运营情况,其中,SKP以177亿元销售额登顶全球“店王”,上海恒隆广场零售额增长60%,成都IFS业绩和客流连续第7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在“吸金”能力狂飙的同时,商业综合体同样以强势“吸睛”,成为了95后年轻人们的旅行新目的地。
01、今年要开1000家!高端设计型商业综合体扎堆近年来,商业综合体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新开购物中心533个,2019年又继续新开了529个,项目平均体量超过9万平方。截至2019年底,全国大于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数量已超过3500个。而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一批项目延期开业,使得2021年的拟开业商业综合体突破1000家大关,总体量接近1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越来越多高端、设计型商业综合体的扎堆开业,来自于不断提升的人气所带来的想象空间。
一方面,在于城市旅行兴起,旅行者们寻找在城市中的好去处。近两年,网红城市层出不穷,带动年轻一代旅行者们前仆后继去往另一座城市,感受另一种生活方式,譬如春节期间,就有了“黄山空荡荡,西湖挤破头”的场面,正月初二,杭州西湖景区客流量达到了31.63万人次,黄山全天则仅接待了7745名游客。而这一悬殊对比背后,商业综合体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在西湖景区边上的湖滨商圈,可以说是杭州的人气目的地之一,新潮的城市体验、网红餐饮、首店经济……无论当地还是外地旅行者,可以不去近在咫尺的西湖,但必须到湖滨商圈打卡。
另一方面,则是以商业综合体为目的地的年轻一代,比想象的更有钱、更愿意花钱。在麦肯锡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中,提及80后与90后分别占据中国奢侈品买家总量的43%与28%,分别贡献了中国奢侈品总消费的56%与23%;80后的奢侈品消费者每年在奢侈品上的花费高达4.1万元,90后则要花掉2.5万元。对于他们来说,奢侈品是一种社交资本、一种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流通的货币。而这些奢侈品则更多出现在譬如SKP这样的高端商业综合体中,成为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具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即使不购买奢侈品,其在综合体中的花费也不容小觑。
旅游是一项“聚人”的产业,伴随着商业综合体的人气飞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其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而商业综合体如何与文旅打好配合,则需回顾来时路,探索未来道。
02、从“造Mall”到“反Mall”, 盒子变身旅游目的地商业综合体与旅游产业的纠缠,可追溯到美国汽车工业大繁荣和郊区化居住模式影响下,产生的郊区大型盒子式购物中心。彼时住在郊区的消费者往往会准备半天到一天时间来集中式购物,在盒子式购物中心里,他们会进行购物、餐饮、娱乐等一系列活动,而这些购物中心为了让消费者留得更久、消费更多,也乐得提供更多购物之外的体验。
这一较为标准化的模式,迅速填补了美国郊区式生活缺乏配套娱乐休闲设施的弊端,某一种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短途出行”需求,提供了一个购物之外消磨时光的去处。
而国内的商业综合体,则可溯源至1955年,号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自建购物中心的王府井百货大楼落成,建在了东安市场对面,从而最终构成了以王府井百货和东安市场领衔的北京第一商圈。对于如今旅行者来说,诞生了称糖“一抓准”和算账“一口清”的故事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其历史感成为到访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彼时一批“百货大楼”只能算是购物的“综合体”,大多也都是国营,与当下的商业综合体仍相去甚远,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方面传统百货大楼开始自我升级,增加餐饮、娱乐服务,另一方面,如广州天河城广场、上海恒隆广场等开始作为中国新型房地产投资形式出现,如今我们所熟悉的商业综合体才算真正开始出现,随后,便是进入21世纪头十年轰轰烈烈的“造Mall运动”,一个个城市地标拔地而起,已经具备了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实力。
不过,这段发展时期,国内商业综合体仍是复制美国盒子式购物中心,随着这种模式正失去对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吸引力,越来越多新兴而更具目的地特质的商业综合体开始出现,向旅游跨界,借助旅游业态来挖掘人气,在成为旅游打卡地之外,更加强了与城市更新的紧密联系,承载起城市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