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全景战争史诗剧《跨过鸭绿江》热播 总编剧余飞讲述创作经历

全景战争史诗剧《跨过鸭绿江》热播 , 总编剧余飞讲述创作经历
练好内功 , 无论怎样都可以起舞
 
谁都没想到 ,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央视首播不久 , 便以黑马姿态屡破收视率 , 一骑绝尘 , 创下近两年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档收视率最高纪录 。全剧豆瓣评分8.7 , 知乎评分高达9.0 , 被誉为“2021首部爆款剧目” 。
近日 ,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总编剧余飞接受了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的独家专访 , 讲述了这部剧的创作经历 。
开始时非常紧张
因为“搭建”的过程太痛苦了
接到《跨过鸭绿江》的创作任务时 , 余飞正在为《巡回检察组》的本子收尾 。第一次接手这么重大的题材 , 余飞说 , 亢奋过后的压力“完全没法形容 , 是一种将要参加一次战役的心情……就是准备去牺牲自己 , 豁出去了 , 抛开一切 , 就拼吧” 。于是 , 刚一接到任务 , 他二话不说就离开了家 , 自己掏钱租了酒店投入前期工作 , “我想先熟悉熟悉 , 把大的方向确定一下” 。
那些日子他主要就是看资料 , “采访老兵的口述实录、各种回忆录等等 , 几乎能找到的资料全都找到了 , 桌上永远都堆得满满的 。”在一个酒店呆得烦了没灵感了 , 就换酒店 。余飞换了五六个酒店 , 每次都是一箱子一箱子地拉着、背着成堆的资料 。
总编剧除了自己要创作具体内容以外 , 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搭起框架、组织内容 , 还要担当起协调、指导的作用 。余飞直言 , 在前期创作过程中 , 他的太太王乙涵是自己最重要的搭档和助手 。两人在央视领导、编辑和有关方面等诸多力量的共同指导之下 , 一起完成了前期最难的策划和创作任务 。
到了创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时候 , 编剧韩冬加入进来 , 完成了一多半剧本初稿 。后来因为疫情原因拍摄推迟 , 他们决定主动修改甚至重写剧本 , 此时需要更强的力量加入 , 编剧辛志海又参与进来 , 在韩冬初稿的基础上 , 几乎重写了三十多集 。此外 , 还有央视聘请的编剧郭光荣老师 , 在之前完成的剧本基础上对重大人物的戏份作了大量的补充……“最开始的阶段是最紧张的 , 因为这个搭建的过程太痛苦了 。”余飞坦言 。
用上悬疑剧的手法
效果出人意料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刚一播出 , 收视率爆棚 。有趣的是 , 很多年轻人起初不知道这部剧 , 发现父母长辈们都在看 , 就跟着看 , 没想到特别入戏 。那么 , 把主旋律写好看有什么秘诀?余飞总结经验:“首要的就是完全掌握历史中的素材和细节 。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以后 , 最重要的是怎么吃透史实 。同样的素材 , 怎么起承转合?怎么编排才能反映抗美援朝的全貌?”他翻来覆去琢磨如何搭好架构 , 后来采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顺序 , 每一个该出现的重点战役、重大事件自然而然地按照时间线索排开 , “最重要的就是 , 要在顺序和架构间 , 发生错落有致的戏剧规律 , 把这些编排好了 , 是编剧团队的功力 ,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这个剧还挺好看的原因之一 。”
余飞强调 , 编剧时 , 在本能地往“好看”的方向努力时 , 也要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一些“可以写意的 , 但又完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具体设计” 。他自己就很喜欢一个细节设计:“彭德怀老总刚入朝时 , 就深入到了敌后 , 但是他就带了几个人 , 在到处都是敌人的土地上行走 , 处境非常危险 。我们在这个情节上做了重点发挥:在这一集戏里面 , 让观众就像看悬疑片一样 , 感到我们的彭老总好像马上就要陷入危险之中 , 随时可能和敌人相遇 , 甚至能看到敌人在追踪他 。我方这边又暂时跟彭老总失去联系 , 毛主席半夜连发三封急电询问 , 但跟彭老总在一起的人都没有回答 , 气氛更加令人着急、紧张 。”事实上 , 把悬疑剧的手法运用到剧中 , 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 许多观众都对这一集印象十分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