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里,盘点那些和“牛”有关的武器装备( 二 )


其中 , AGM-65A型是电视制导 , 即导弹将目标图像持续不断地传递给操作人员 , 由人控制导弹飞行直至摧毁目标 。 为了使载机上的操作人员能在更远距离上识别和跟踪目标 , 美国空军又发展了一种改进的景像放大式的电视导引头 。 装有这种导引头的“小牛”导弹就是AGM-65B 。
AGM-65C和AGM-65E型都采用了激光制导 。 它们靠地面或其它平台上的激光指示器 , 用编码的激光信号照射目标 , 经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被导弹的导引头接收后 , 形成控制指令 , 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
AGM-65D、F、G型都采用红外成像制导 , 其中AGM-65D是专为空军研制的 。 在各种精确制导体系中 , 红外制导优点十分突出 , 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效费比高 。 装有这些导引头的“小牛”导弹能全天候作战 , 并能在战场烟雾、尘埃造成的低能见度条件下较好地探测伪装和锁定目标 。
刘平凡介绍 , “‘小牛’导弹自诞生后 , 几乎参加了各类军事行动 , 它能够轻松破坏各种地面设施 。 海湾战争中 , 使用‘小牛’的飞机都成了坦克杀手 , 比如A-10攻击机 , 击毁了伊拉克大量的装甲车辆 , 效率非常高 。 ”
值得一提的是 , 虽然“小牛”导弹服役时间已近50年 , 可仍然是好莱坞的座上客 。 在前些年热映的科幻电影《超人:钢铁之躯》中 , 美军的A-10攻击机就发射了“小牛”导弹攻击了超人的老乡——氪星人 。
“金牛座”——德国防区外攻击导弹
“金牛座”战术巡航导弹是源自德国的一款“防区外攻击导弹” 。
刘平凡科普道 , “防区外攻击导弹就是可以在敌人防空系统识别圈之外发射 , 并可实现‘发射后不管’的一种巡航导弹 。 它最大的优势是增强了载机的安全性和攻击的有效性 。 这种导弹在海湾战争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 ”
海湾战争期间 , 美军将AGM-84E“斯拉姆”防区外空地攻击导弹提前列装并首次投入实战 。 虽然实战表现不是很理想 , 但这种导弹却展现了强大的战场应用前景 。
战争结束后 , 美军又推出了AGM-84H防区外对地攻击导弹 , 即增强型“斯拉姆”导弹 , 以及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等产品 。 与此同时 , 其他军事强国也陆续在该领域增大了投资 。 “金牛座”防区外对地导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
资料显示 , “金牛座”的雏形源自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德国研制的制导式集束炸弹DWS24 。 DWS24命中精度较高、载弹量大 , 但不具有自主动力 , 飞行距离有限 , 载机必须离目标较近处发射才能实施有效攻击 , 安全系数低 。
上世纪90年代 , 瑞典公司加入研制计划 , 决定将这款无动力的制导式集束炸弹 , 发展改进为具有自主飞行动力的产品 。 这款产品随后被命名为“金牛座”空地导弹 , 其正式研制工作从1998年开始 。 2002年11月 , 德国空军“狂风”战斗机搭载量产型“金牛座”导弹在南非进行了首次试验 。

牛年里,盘点那些和“牛”有关的武器装备
文章图片
图为德空军“狂风”试射“金牛座”导弹资料图 。
该导弹代号为KEPD-350 , 其中KEPD表示“动能穿透者和毁灭者” , 350表示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350千米 。 其战斗部威力较大 , 采用了重达450千克的复合穿透战斗部 , 不仅可以对厚达3.4-6.1米的钢筋混凝土目标进行穿透而后引爆主弹头 , 也可以使用空爆方式破片杀伤软目标 。 因此 , 这款导弹也被称为“日耳曼长拳” 。
这头“金牛”可以搭载在欧洲国家广泛装备的“狂风”“台风”“鹰狮”等战斗机上 , 飞行高度可低至30米 , 几乎是防区外发射导弹中飞的最低的 , 飞行速度约0.9马赫 。 导弹外形采用隐身设计 , 但普遍认为 , “金牛座”的隐身性能不是很好 。 其制导方式较为全面 , 同时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地形导航系统三种导航方式 。 3种复合制导方式无疑使其具备了更高的打击精度 。
作为欧洲最先进的战术巡航导弹之一 , “金牛座”导弹在国际上也比较受欢迎 。 继2005年打开西班牙市场后 , “金牛座”还打开了韩国市场 , 变成了真正的“金牛” 。
刘平凡评价道 , “应该说 , ‘金牛座’出口的逐步扩大 , 意味着欧洲逐步打开了被美国‘战斧’导弹占领的西方国家通用型巡航导弹的主要市场 , 并且意味着欧洲自主防务迈出了重要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