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崛起 汽车座舱的智能化之争( 二 )


芯片和操作系统是智能座舱的核心之一 。 由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供应危机 , 芯片已经开始一定程度上制约部分高端车型的生产 。 芯片企业的话语权正在提升 。
芯片算力高低和结构设计决定了智能座舱各项功能的实际性能 , 比如多媒体系统对人工命令的识别及反馈速度 。 而一芯多屏的趋势对芯片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
当前 , 单车液晶屏幕数量大幅提升 , 且需要联动 , 为了满足降低成本、提高便利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 一芯多屏成为智能座舱的发展主流 。

“群雄”崛起 汽车座舱的智能化之争
文章图片
操作系统是智能座舱的核心控制软件 , 操作系统能够管理和控制智能座舱的硬件与软件资源 , 后续大部分软件操作等基于底层的操作系统实现 。 当前主流的车载底层操作系统包括QNX、Linux、Android等 。 数据显示 , 这三类操作系统占据全球车载市场78%的份额 , 其余多为车企自研OS系统 。
基于对软件能力的看重 , 国内部分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座舱底层操作系统的自研 , 或是在传统操作系统上进行开发 。
当前 , 智能座舱把车内所有与交互相关的系统集成在一起 , 可以降低座舱系统的复杂度 , 由于增加更先进智能化软硬件 , 比如操作系统的不断迭代 , 以及高算力单元、高分辨率触控屏、高清摄像头的加入 , 短期内车企和供应商分摊研发成本依然较高 , 但业内预测 , 智能座舱未来系统成本下降幅度可达10%-30% 。
编辑总结:
智能座舱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 前瞻新技术加速落地 。 2021年 , 国内乃至全球汽车产业 , 很有可能出现数笔智能座舱软硬件融合的兼并重组 , 整零之间、整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 都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 或许 , 有关智能座舱的全新商业模式正在酝酿之中 。 (文/汽车之家刘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