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童年记忆里的腌肉、舂粉、找“发财钿”,藏着上海本地过年年俗

说上海本地人家旧时年俗 , 离不开“绞圈房子”的定语 。 因为 , 离开了绞(沪语音读gao)圈房子这一特定居住环境 , 文中的许多年俗无法表现 。
笔者是土生土长上海人 。 儿时 , 上海本地人家一旦进入腊月 , 就要开始准备腌肉制品 , 纵使平时再拮据 , 过年总得让家人开荤 。 阔绰些的人家就准备腌猪腿、腌鸡鸭 , 穷困人家腌一只大猪头、大肥鹅 。 望着房檐下垂挂出来的腌制品 , 孩子们就开始掰着手指计算距离过年还有几天 。
祖母|童年记忆里的腌肉、舂粉、找“发财钿”,藏着上海本地过年年俗文章插图
1982年10月 , 作者曾居玉屏南路588号 , 拆除前夕 。
过了腊月廿 , 家家户户忙乎起来了 。 先是掸尘 , 又去石灰行(建材店)买两块干石灰 , 放在铁皮桶里用水化开 , 滤去残渣 , 搅匀石灰水 , 然后开始刷墙壁 。 按祖母的说法 , 年前掸尘是扫除一年的晦气 , 石灰浆水刷墙有除旧布新之意 。 刷白的墙面上再买几张“鲤鱼跳龙门”“金鸡报春”“富贵牡丹”之类的年画贴上 , 一派新年气象 。 记得“文革”时期 , 虽没这些吉祥年画 , 也要买几张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的宣传画贴在墙上 。
【祖母|童年记忆里的腌肉、舂粉、找“发财钿”,藏着上海本地过年年俗】扫完尘 , 大家就着手舂米粉 , 备下蒸糕包圆子的原料 。 这习俗说来 , 和居住环境有关 , 老宅墙门间(绞圈房子中间过道)里置有石臼 , 平常日子无人问津 , 到了旧历年底 , 这石臼成了抢手货 。 族里家家要舂粉 。 祖母就反复洗刷石臼 , 还焚香祭拜 。 她说 , 石臼是有灵性的 , 祭拜后舂出来的糯米粉会又香又糯 。 大家把刚舂好的糯米粉摊在竹匾里晾干 , 为了防止落尘 , 还在竹匾上罩好纱布 。 家家门前场地上摆放长凳搁上竹匾 , 成了年关的一道风景 。
腊月廿三祭灶 , 俗称过“小年” 。 这也和绞圈房子有关 。 本地人家家有灶头 , 灶台后侧的灶壁上有神龛 , 神龛是专为贴灶王爷神像用的 。 每年在祭灶时要更换灶王爷神像 。 这个仪式气氛肃穆 , 老祖母亲自操持 , 让小辈扶着站在椅子上 , 恭恭敬敬地往神龛里糊上新买的灶王爷神像 , 然后点上香烛 , 敬上供品 , 伏地叩首 , 祈求灶王爷保佑全家老少吃饱肚皮 。
祭灶一过 , 年关临近 , 家家灶间里飘出蒸糕的米香、煎炸的油香 。 由于一些年菜做工繁琐 , 比如走油肉等 , 必须提前几天做好 , 到用餐时上笼蒸热即可 。 孩子们终于盼来一顿可以过馋瘾的“年夜饭”——按本地人家的说法叫“拜年夜饭” 。
上海郊区农村至今依然保留这一习俗 。 大家先沿着八仙桌四边摆上酒盅、碗筷、点上香烛 , 再上菜 , 菜上齐后开始斟酒 。 酒要斟三巡 , 三巡过后烧锡箔 。 锡箔燃尽 , 全家老幼按照辈分磕头 , 祭祖仪式结束后 , 撤下酒盅碗筷 , 然后换一批碗筷 , 将菜肴回灶间 , 上笼加热 , 然后再重新端回上桌 。 一家人这才上桌饱食 。 满桌佳肴 , 唯有那条鱼是不能动筷子的 , 为了确保剩下 , 能讨个好口彩“吃剩有鱼(余)” 。
祖母|童年记忆里的腌肉、舂粉、找“发财钿”,藏着上海本地过年年俗文章插图
1970年春节 , 作者母亲(中)和儿媳(左)、长女(右)合影 , 怀中幼儿是作者侄女 。
年三十晚上吃过晚饭 , 大人们和面搓小圆子、包汤圆 , 寓意团团圆圆 。 晚饭后好静的孩子围着收音机收听电台里的“除夕广播大会串” , 最受欢迎的是滑稽戏演员的独脚戏 。 好动的孩子聚在家门口场地上点炮仗玩耍 。 临睡前 , 祖母会给孙辈发压岁钱 , 那时没有红封袋 , 不知祖母从哪儿弄来的红纸 , 裁成四方包一个小红包 , 里面放一张一毛钱的角币 。 记忆中 , 童年时代收到祖母最大的红包是五毛钱 。
大年初一一觉醒来 , 孩子们第一桩事就是找“发财钿” 。 这是老祖母的传统节目 , 和北方人包大钱饺子一样意思 。 头天夜里老祖母在客堂、厢房 , 或是灶间的某个墙角落里藏两张角币 , 谁找到谁交上财运 。 大年初一正日子 , 年俗的规矩更多 。 不能动刀 , 不能向外泼水 , 不能扫地 , 更不能接触污秽(倒马桶) , 不能骂人说脏话等等 。 厨房里备一个木桶 , 洗脸水、刷碗水倒入桶里 , 等初二早上才能倒掉 , 地下的瓜子壳花生壳也是扫到墙角处囤着 , 等初二早上才能扫入畚箕倒掉 。
年俗是一种文化传承 , 但不可能一成不变 , 随着时代进步 , 必然会注入新的元素 。 但是 , 再变化 , 过年家庭团圆之“硬核”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