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大桥|承载“老番禺”无限回忆,洛溪大桥今夜迎新生

2021年2月8日深夜 , “劳作”了30多年 , 承载了“老番禺”无限回忆的老洛溪大桥终于要停下脚步 , 给自己放个“长假” , 做个“体检”了 。

洛溪大桥|承载“老番禺”无限回忆,洛溪大桥今夜迎新生
文章图片
洛溪大桥|承载“老番禺”无限回忆,洛溪大桥今夜迎新生】30多年前 , 从广州市区到番禺 , 不到15公里的路程 , 却需经过两个渡口 , 至少要花三四个小时 。 曾经的“亚洲第一桥”洛溪大桥横空出世 , 带来了“天堑变通途”的交通便利 , 彻底改变了老番禺、老广州的生活节奏 。
洛溪大桥注定是不平凡的 。 这座大桥之所以闻名遐迩 , 不仅仅因为它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 更因为它是全国首座采用“以路养路”模式修建的桥梁 , 同时也是国内最早取消收费、还桥于民的收费大桥 。 更重要的是 , 洛溪大桥已经成为了连接广州老、新区域的符号和象征 , 带来了广州南北经济、文化、生活乃至生活方式的多元变化 。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连接记忆与现实 , 33岁的洛溪大桥将在今天完成扩宽 , 也将迎来新生 。 新桥通车后 , 全长2公里的洛溪大桥3分钟就可通过 。 曾经的番禺也一日千里 , 正在朝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高地、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区、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岭南山水花园城区的目标全速奋进 。

洛溪大桥|承载“老番禺”无限回忆,洛溪大桥今夜迎新生
文章图片
从开通至今 , 洛溪大桥已经服务了30多年 , 成为了连接广州老、新区域的符号和象征 。
1、筹建
霍英东、何贤捐资筹款
番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 , 因为纵横交错的河涌与江海相通 , 在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时期 , 番禺一直有着农业大县的地位 。 诞生了最早的鱼米之乡和人类居所 , 也创造了广州市的多个农业“第一” 。
然而因为江水阻隔 , 在洛溪大桥建成之前 , 番禺被称为珠江一颗与世隔绝的“明珠” 。 珠江的21条干流和支流 , 将番禺南部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 切割成100多个岛屿 。 番禺人民世世代代生活于“锅底”般的水乡泽国之中 。 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 番禺仅市桥至新造和石基两条20公里长的简易泥土公路 。 雨季湿滑泥泞 , 晴天尘土飞扬 , 本地人称番禺为“袋笃”(交通死角) , 外地人称番禺为“锅底地” 。

洛溪大桥|承载“老番禺”无限回忆,洛溪大桥今夜迎新生
文章图片
30多年前 , 从广州市区到番禺 , 不到15公里的路程 , 却需经过两个渡口 , 至少要花三四个小时 。
如今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仅仅30多年前 , 从广州市区到番禺 , 不到15公里的路程 , 却需经过两个渡口 , 至少要花三四个小时 。
在番禺出世、香港发展的爱国华侨霍英东先生 , 当年携儿孙回乡看望桑梓时 , 从广州驱车来到南石头渡口 , 看到的是等候过渡的长长车龙;好不容易渡过这个渡口 , 车行才数分钟 , 又被江河挡住 。 足足花了半天时间 , 才走完10多公里路程 。 时间就是金钱啊!家乡的交通这样不便 , 怎能吸引旅外乡亲回来探亲、参观、旅游、办实业呢?圆家乡人民桥梁梦的想法自此在霍英东脑海中酝酿 。
霍英东先生屡次亲口讲述“吃豆腐花”的故事 。 据霍英东先生说 , 当年在洛溪岛上渡口前 , 常有乡民摆卖豆腐花 , 他和何贤先生有一次在吃豆腐花等待渡船过江时 , 眼见排队长龙、渡口拥挤 , 两位老人家感慨万分 , 深感天堑阻隔 , 家乡经济难以发展 , 于是一拍即合 , 决定共同捐资筹款 , 为家乡捐建一座洛溪大桥 。
当时的番禺县委、县政府欣闻乡亲善举 , 高度重视 , 成立了专门机构筹建大桥 。 县侨办、财政等部门负责做好接受捐赠工作 。 县委书记、县长亲自问计桥梁专家 , 跑北京、赴省城 , 不遗余力争取政策、立项、设计规划 , 交通、建设与路桥部门也通力合作 , 终于在1984年10月14日实现大桥奠基 。
2、通车
乡亲们桥头稻田里围了几十层
经过几年紧张的建设施工 , 洛溪大桥终于建成 , 当时的番禺县委、县政府于1988年8月28日上午8时举办了通车仪式 。 许多“老番禺”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 那一天上午 , 番禺县远近各村赶来好多乡亲 , 在桥头的稻田里围了里外几十层 。 有的人还全家出动 , 扶老携幼 , 从番禺坐车到广州 , 又立即从广州坐车回家 , 然后奔走相告:从广州到番禺只要一个小时就“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