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最近《国家宝藏》第三季开播,故宫博物院带来了首座建筑文物——午门!每一个去过故宫的人,都曾从午门走过。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故宫午门#进了午门才算进了紫禁城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皇城之象征,位于宫城中轴线之南,古人以南为午,以日中为午,午门居中向南,故得其名。紫禁城的兴建依《周礼-考工记》而成,布局颇为讲究,史称“五门三朝九重天”。“五门”:即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三朝”:外朝、中朝和内朝。外朝即午门中朝即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内朝是指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九重天”:从大清门起到乾清宫,历经五门三殿与乾清门,正好九重,故称天子所在为九重天在“午门三朝九重天”里,午门处于中心枢纽位置,为五门中第一重要之门。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称王,开始修筑宫室,他把皇城的南门命名为“午门”,至此,午门正式成为皇宫大门。永乐帝建紫禁城,一切仿南京皇宫之制,午门之称沿用至今。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南京明故宫午门遗址与紫禁城其他门不同,午门东西两侧延伸出两翼,整体平面呈“凹”字形。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从南往北看,中间墩台有三个门洞;从北望南看,则是五个门洞,即所谓的“明三暗五”,多出来的两个门洞,实则为两翼处的掖门。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除布局外,紫禁城的一廊一宇,一栋一柱无不因防卫及礼制而来,契合规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房屋间数的有严格的限制,明清宫殿以九五间数为尊(寓意九五之尊),午门正中的门楼,是一座重檐庑(wǔ)殿顶的大殿,覆黄色琉璃瓦,前后明出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仅次于太和殿的局势。午门门楼总建筑面积达1773.3平方米,连同台基通高35.6米,略低于太和殿,这种形式的房座,在建筑体制上是最高等级的做法。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午门门楼就连这个30多米的高度,也是精心设计过的,既能显示威严,也能保证看得清建筑和人的细节,且声音的传播时间控制在0.1秒左右,不至于声画不同步。中国木构古建筑,一切部件使用多少木材,历代多有明文规定,午门为皇宫正门,体制高大,装饰富丽,使用材分断面为三乘六寸的标准材,为第七等材,较太和殿低一等。午门东西各有长庑13间,名为雁翅楼,午门高下错落,势若朱鸟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美称。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五凤楼”雁翅楼南北两端各建有一座角亭,原为角楼,是一座重檐四脊攒尖顶(屋面在顶部交汇形成尖顶)建筑,作用类似保安亭,在皇宫城防保卫中起重要作用。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午门南端角亭檐字四角反宇起翘,如飞鸟之舒翼,屋盖上顶由于举折、推山、收山做法,形成的圆和曲线,既有利于雨水排泄,又避免生硬呆板。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类似的还有脊端仙人、走兽、飞禽等本为掩盖钉头而设的装饰物,这些都是明清宫殿建筑常用的艺术装饰手法。在所有建筑装饰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莫过于建筑彩画了。除了屋顶脊兽数量、基台高度外,彩画的复杂和豪华程度也反映了建筑等级的高低,彩画的绘制与古代社会的宗法、礼教制度相适应。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故宫玉粹轩明间苏式彩画清代官式修建彩画大体分为旋子彩画、和玺彩画、苏式彩画、宝珠吉利草彩画和海墁彩画五个品种,前三类彩画比照多见,后两类彩画比照罕见。午门正楼所绘的彩画,在清代官工做法称为“西番草三宝珠彩画”,属于“琢墨”(含金量大)彩画一类。与一般以青绿为主的彩画不同,午门正楼彩画以暖色调的朱红为底,运用较大型的宝珠和粗大健壮硕大的卷草作为彩画主题纹饰。
午门——中国皇家第一门
文章插图
午门正楼内檐清早期“宝珠吉祥草彩画”西番草三宝首要用于装修皇宫城门等修建,这种彩画原本是散播于中国东北满蒙少数民族区域的一种彩画,其制作等级分为两档:高等级者称为西番草三宝珠金琢墨;低等级者称为烟琢墨西番草三宝珠五墨。显然,午门所绘的彩画为前者。#一生的荣耀与落魄都在这里皇后作为皇家第一等重要的门,午门在出入上有着严格限定。在午门的5个门洞中,等级最高的是中门,只有皇帝能出入,就算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一生中也只能在大婚之日,坐着轿子由此入宫。